酸甜多汁的橘子深受人们喜爱,
剥开橘皮时,
总能看到果肉上
附着一层白色的丝状物,
俗称“橘络”。
有人说橘络能化痰止咳,
也有人觉得它只是普通的纤维。
这层白络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功效?
橘子上的白络真能止咳吗
在中医典籍中,橘络被归为药材,常在晒干后与白芍、甘草、贝母等一起混合使用,用于治疗咳嗽、胸胁疼痛。
现代研究表明,橘络除了含有膳食纤维成分之外,还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物质主要为橙皮苷,具有抗氧化、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
总的来说,橘络虽然有益处,但橘子上的橘络很少,即使吃半斤橘子摄入量也不多,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化痰止咳并不实际,如果咳嗽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治疗。
橘络是天然的膳食纤维
营养学上,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膳食纤维。纤维素能够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质地变软,从而促进排便,预防便秘。
橘络里富含柑橘多糖,当其部分在肠内被微生物发酵分解后,会产生酸和气体,从而降低肠内生化环境的pH值,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殖,增强肠道蠕动。
膳食纤维还可以减缓食物中糖分的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在一项对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进行橘络治疗的研究中,将患者用餐前后的血糖水平与未使用橘络用餐前后的血糖浓度进行对比,发现使用橘络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橘络是营养物质的“运输管道”
橘络实际上是橘子果实中的维管束。橘子的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在橘子幼果阶段,子房壁逐渐分化成三层结构:
外果皮:最外层,形成橘子的表皮(橘皮);
中果皮:中间层,发育成橘皮内层的白色海绵状组织(橘白);
内果皮:最内层,分化成果肉(橘瓣)和包裹果肉的薄膜。
橘络的“前身”就是中果皮和内果皮之间的维管束网络。随着果实成熟,这些维管束逐渐纤维化,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白色丝状结构。
橘络不仅承担着支撑橘子的结构功能,确保橘子形态的完整,还可以看作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管道”。在橘子发育初期,维管束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养分输送到果肉中,确保果肉膨大和糖分积累,这才造就了橘子酸甜多汁的口感。
橘络的多少与品种、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砂糖橘、蜜橘的橘络通常较少且较细。未完全成熟的橘子橘络会更明显,随着果肉糖化,橘络可能逐渐与果肉融合,视觉上变少。另外,干旱、高温等逆境可能刺激植物产生更多纤维组织(包括橘络),以增强果实的保护能力。
下次吃橘子时,
不妨留下这层白络,
能帮你补充一点膳食纤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