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锦电器:小步快跑,练就外贸“隐形冠军”|制造“出海” 中山突围

作者 雷海泉 2025-02-28 06:31

“今年开年比往年好,生产订单同比增长约20%。”

2025年春节假期过后,中山市威锦电器燃具有限公司(下称“威锦电器”)董事长李子坚就忙个不停。他表示,目前公司的订单生产任务已排到今年4月,赶工已成为开年工作的常态。为了确保生产工作高效开展,他几乎每天“泡在”生产车间,紧盯生产进度。

威锦电器成立于2019年,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电烤箱等电器和配件,其98%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市场,是众多国外知名家电品牌和零售商的指定产品供应商。成立五年,威锦电器穿越复杂多变的外贸环境,逐渐走到了行业出口市场的“头部”。尤其是电烤箱产品,威锦电器占据显著优势。在欧洲市场,平均每10台电烤箱就有3台产自威锦电器,成为欧洲市场的电烤箱“隐形冠军”供应商。

威锦电器生产基地。

威锦电器生产基地。

李子坚用“小步快跑”来概括威锦电器的“出海之道”:抓住外贸的关键环节,逐个击破,积小胜为大胜。对于2025年的出口市场,李子坚保持乐观,预计全年订单量增长将超过20%。

“迟来”的旺季

2025年,威锦电器开年即“爆单”,这在李子坚的意料之中。虽然近几年家电行业的外贸环境多变,但威锦电器的发展一直保持平稳态势。2024年威锦电器产值近3亿元,实现了连续增长。

李子坚认为,威锦电器的平稳发展源于它精准的生产品类选择和市场开拓方向。威锦电器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电烤箱这一产品,并重点面向欧洲和南美市场。

电烤箱是欧洲居民厨房中的必需品之一。最近一项第三方调查显示,电烤箱是受访的欧洲居民认为最不可缺少的五种电器之一。在李子坚看来,电烤箱是出口欧洲市场的“最佳产品”。它具有需求量大、更换周期短等特点,这可为企业提供稳定长期的订单。找准市场开拓方向后,威锦电器迅速开展布局,选择OEM路线,寻求与国外家电龙头品牌和零售商合作,借助他们的渠道平台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2024年是威锦电器发展史上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威锦电器电烤箱年产能突破160万台大关,在欧洲和南美市场进一步站稳。

“出海路”上也有“风浪”。去年,威锦电器也承受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巨大压力。外贸行业有着“金九银十”的说法,即每年9至10月,国外民众和企业在跨年等因素影响下进行大批量采购与备货,为上游生产企业带来集中订单。

但威锦电器在2024年并未如期迎来“金九银十”生产旺季。受地缘政治、产业链供应和消费需求等综合因素影响,2024年秋季,威锦电器来自欧洲的订单未见明显增长,这让李子坚感到担忧。最终,在2024年底,外贸形势迎来逆转,第四季度,全国民营企业出口环比分别增长3.7%、5.8%、8.5%,表现好于全国整体水平。在此背景下,威锦电器也迎来“迟来”的旺季,获得了一波新增订单,实现了2024年完美收官的同时,也为2025年开局打下了良好基础。

威锦电器生产车间。

威锦电器生产车间。

全方位升级,角逐海外

除了繁忙的生产车间,2025年开年后,威锦电器还在另一个“战场”作战。

李子坚表示,春节假期后,威锦电器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就奔赴欧洲、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抢订单”。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反响较好,订单较为充足。

看着持续增长的订单,李子坚既喜又“忧”。近两年,威锦电器的生产线压力陡增,急需扩大产能。

成立之初,威锦电器落户黄圃镇的马安工业区内,租用1.8万平方米厂房进行生产。为破解产能和空间“瓶颈”,威锦电器抓住中山村镇低效产业园改造升级的契机,于2023年在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建设了“威锦智能家电生产基地”项目,投资约1亿元建设智能家电研发中心、智能家电生产及仓储场地等空间。新基地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相比原来的厂房面积增加了近1倍。

新生产基地的建筑层高进一步提升,更加适合威锦电器布局新型生产设备,为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有了这次“空间升级”,威锦电器将机器人等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也加入了设备升级清单。

有了产能作支撑,威锦电器的“出海”计划也随之升级。威锦电器正加快拓展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并组建跨境电商团队,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同时,加大对高端产品和自有品牌的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空间。

目前,威锦电器还专门成立了新企业——威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2条全自动生产线,重点开发高端品牌产品,参与海外市场角逐。

【声音】

中山市威锦电器燃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子坚:

“生产+品牌+渠道”多维出海

2024年,面对复杂的外贸环境,威锦电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电烤箱年产能突破160万台大关,全年公司产值近3亿元,同比增长约20%。然而,亮眼数据背后,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正显现:欧美市场关税政策频繁调整,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效应正在减弱;新兴市场虽增长迅猛,但尚不足以替代欧美市场等。

李子坚表示,作为一家OEM模式中小企业,威锦电器当下正在思考如何跳出“短期抢单”思维,转向长期能力建设,蹚出一条外贸“突围之路”。

一方面,威锦电器聚焦生产升级。产能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智能家电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前,威锦电器产能相对不足,在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方面相对保守。新生产基地的建成,打破了生产“瓶颈”,企业在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方面“放开了手脚”,接连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威锦电器加快开发自有品牌。有了空间和产能的支持,威锦电器还成立了新公司,加快向高端市场进军。针对中东等区域消费特点,威锦电器开发适应当地需求的产品,探索建立自有品牌,推动“中山制造”向“全球品牌”升级。2025年,威锦电器用于开发产品的投入将超过1000万元。

此外,威锦电器还在拓展“出海”渠道方面积极探索。在继续用好广交会等传统渠道的同时,企业正组建自有团队,切入跨境电商赛道,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李子坚认为,尽管2025年全球贸易环境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威锦电器依然充满信心。通过“生产+品牌+渠道”深度转型,多维出海,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增长”的跨越。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通讯员 高丽琳

编辑 卢子衡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