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大会|广外南国商学院:践行“三个融合” 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广外南国商学院 2025-02-26 08:53

广东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为高等教育发展锚定了新航向。作为一所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迅速响应,以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扎根中国与国际合作“三个融合”为行动纲领,将自身发展深度嵌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积极探索国际化特色办学之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王华

扎根湾区沃土,校地共生激活“地方性”基因  

学校深知,地方高校的使命在于服务区域发展。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广州、佛山等地的产业升级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实现“绿黄红”专业分区管理,构建“专业链-产业链”动态匹配机制。例如,针对白云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的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多语种跨境电商直播中心,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将课堂搬入企业仓库,学生直接参与直播运营、跨境物流等实战项目,为企业输送“即插即用”型人才。在从化生态区,正在筹备国际认证的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参与乡村文旅规划,设计的“荔枝文化节”IP帮助农户实现旅游收入翻番。

重构育人生态,“应用型”培养填平人才供需鸿沟  

学校通过五重构,即“重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师生关系,打造南国教学新生态”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点。面对AI的冲击,学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按照“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应用为体、复合为翼”的指导思想,通过“外语+”“专业+”的跨学科、跨界融合,建构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金融学专业引入Python数据分析课程,商务英语开设跨境电商模块,语言类专业校企共建大语言模型技术和多语种教学实训室。更具突破性的是,学校建立“能力画像”数据库,通过分析300余家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动态调整实践课程占比超40%。通过开展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实训,毕业生平均求职周期大大缩短。

架设互鉴桥梁,“国际化”办学培育全球胜任力  

学校坚持突出国际化特色,与美国、英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着力构筑国际化协同育人平台。学校创新推出“双轨制国际化”:一方面与昆士兰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海外名校开展“2+2”“3+1+1”双学位项目,另一方面在美国、日本等设立海外实习基地,开展海外实习实践交流项目。与此同时,学校专门设立了“留学基金”,每年拿出130余万元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出国学习深造。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累计招收国际学生200余人次,通过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循环,国际化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学校将持续深化“三个融合”,与市场同频、与时代共振,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反应堆”,成为教育创新的“实验田”,成为文明互鉴的“会客厅”。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重塑价值,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淬炼特色,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展现“南国力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