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惠阳秋长这座危桥迎来新生

惠州发布 2025-04-11 10:57

4月8日下午,伴随着挖掘机轰鸣的响声,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官山村核心地带的湖秋忽桥开始拆除。这座承载着当地居民出行与旅游发展重任的桥梁,即将迎来全新蜕变。

拆除旧桥。许文昌 摄

湖秋忽桥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是连接周边多个旅游景点的重要节点,如秋长谷里文化旅游区、叶挺将军纪念园区,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原桥总长仅13米,桥面总宽5米,规模较小。一方面,因桥体狭窄,每逢出行高峰期,拥堵现象极为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游客的出行效率。同时,老旧的桥梁结构也出现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惠阳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在此背景下,完善路况环境成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关键一环,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资源互通意义深远。依据2024年桥梁定期检测报告,该桥因老化等问题被评定为四类危桥,惠阳区公路事务中心果断决策,对其实施拆除重建。据介绍,建设工期约为180天,在此期间,村民、游客需就近绕行,封闭施工对周边出行影响不大,建成后将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极大帮助。

湖秋忽桥临近当地的百年客家围屋拱秀楼。许文昌 摄

湖秋忽小组小组长叶景宏介绍,这座建于1979年的石拱桥,在当时是集全村之力而建造的。“建桥之时,我年岁还小,对建桥的记忆模糊。”近些年,叶景宏回乡以来,走访过村里多位长者打听这座桥的故事,逐渐还原了这段历史。“当年在艰苦而贫困的生活状态下,能建成这座大桥,简直可歌可泣、可敬可颂。”他说, 自此,本村交通出行大大方便,也极大改善了村民生活。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重型运输车辆来的多了,驱车而来的游客也增多了……老旧的桥梁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隐患。“今天开始拆桥了,接下来我们会逐步开展河道疏通、桥墩桩基施工、建新桥、安装石雕护栏等工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紧锣密鼓地安排工期,尽快完成重建任务。”施工方负责人崔炼介绍,为了让新建的桥梁与原自然风貌相呼应,计划新建跨径1-20m的拱桥,桥梁全长30.5米、桥梁宽度11.25米。

记者注意到,湖秋忽桥旁就是周田水碧道,百余米外就是百年围屋拱秀楼。周田水碧道项目是惠阳区“

新桥效果图。

”示范带之一的将军故乡文化体验示范带重要节点工程,全长7.71公里,涉及秋长北部的官山村、周田村、茶园村3个村。该项目通过链接和整合片区内红色文化资源、华侨文化资源、客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等,以碧道为线,将沿岸景观节点、人文与自然资源贯通,通过整治河道,增加河道景观休闲亭、生态步行道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秋长特色的水陆游憩系统。“我们相信,湖秋忽桥的重建对秋长农文旅产业发展是添砖加瓦,也会吸引更多人到我们这里游玩。”叶景宏期待,新桥打通旅游动脉,赋能乡村振兴。(文字:李芳娟 刘晓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