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成正果”!增城正果文化IP在广交会惊艳亮相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5-04-17 21:27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盛大举办。本届展会首次增设城市美食文化活动“食在广州嘉年华”音乐美食节,来自增城区正果镇的“千年古镇”文化IP惊艳亮相,以“修成正果,正果有礼”为主题,向全球客商展示其独特的地方美食与非遗技艺,成为广交会文化展示窗口的一大亮点。

  在广交会“食在广州嘉年华”展区,正果镇推出的“修成正果,正果有礼”大礼盒首次登上国际舞台。礼盒内汇聚正果礼饼、荔枝酥、乌榄饼、增城丝苗米等传统美食以及畲族香包、榄雕挂件等非遗手工艺品,将舌尖风味与文化符号巧妙融合。

  此次广交会上,正果镇通过非遗展演、美食品鉴、文创展销等形式,向世界传递“千年古镇 人间正果”的独特魅力。展位现场,客商们对增城丝苗米的清香、榄雕工艺的精巧赞叹不已,而畲族香包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信物”。

  正果礼饼:创新性融入增城丝苗米粉与法国总统黄油,以低糖低油配方打造“新派广式手信”,香甜酥皮下包裹着千年古镇的待客之道。曲奇外酥内软、口感绝佳,可搭配咖啡或茶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享用。

  荔枝酥:作为岭南荔枝的核心产区,增城区正果镇坐拥3万亩荔枝林,孕育着仙进奉、大玉荷包等50余个优质品种。这款荔枝酥别具匠心采用正果当地真果肉荔枝馅料,奶酥皮入口即化,清甜的荔枝果香在唇齿绽放,将“岭南佳果”的鲜爽与“万事顺荔”的美好祝愿,凝练成可品可鉴的文化滋味。

  正果酱油:以古法酿制而成,配料纯净,酱香浓郁。历经半年以上的严苛晒制工艺,造就了正果酱油远近闻名的优良品质。它不仅是当地特色风味的代表,更以咸鲜醇厚的本真之味,诠释着百味交融的烟火人生。

  乌榄饼:以正果特色物产乌榄入馔,将山野之味化作舌尖乡愁。这枚承载时光的乌榄饼,始终寄托着人们心中最深厚的乡土眷恋,更见证着一代代正果人不忘本的质朴情怀。

  增城丝苗米:增城是丝苗米的发源地,有着超200年的种植历史,被誉为“中国丝苗米之乡”。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丝苗米谷壳金黄,米粒细长晶莹,略泛丝光。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土壤和水源条件,增城丝苗米蒸煮后,饭粒呈条状且不烂,口感软滑可口,香气清新宜人,营养十分丰富,常被用作“煲仔饭”等美食的优质原料。正果辖内也大范围种植优质丝苗米。

  畲族香包:由广州市唯一少数民族聚居村——正果畲族村的织女精心制作,以世代传承的畲族彩带非遗技艺,在香包上绣制凤凰图腾等民族纹样,外观精美,绣工细腻。香包选用天然香料填充,香气清新宜人,既作衣饰点缀,更承载着“以香纳福”的传统智慧,将阖家安康的美好寓意化作可佩戴的文化信物。

  榄雕挂件:正果乌榄资源丰富,目前正在致力打造非遗榄文化示范旅游带。榄雕挂件是以榄核精雕而成的随身饰物,精致小巧,蕴含着美好祝福。榄雕挂件宛如小小的幸运符,伴随人们走过人生旅程,为其带来好运与平安。

  近年来,正果镇深挖地方农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和品牌,先后推动22个项目入选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特色小吃制作技艺标准通过国家信息平台认证,举办广州市乡村美食汇、荔枝文化旅游节、中秋舞鱼灯等系列文化活动,成功打造“鱼跃龙门 修成正果”文化IP,实现文化遗产从固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创新发展,让千年古镇焕发时代新风貌。

  作为广州乡村振兴的样板,正果镇正以文化为纽带,将非遗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从传统美食到非遗技艺、从节庆IP到国际舞台,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开放之姿,书写文化遗产与时代共生的新篇章。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臧晓,印记正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