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四步走”强化监督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作者 刘亮;唐锦洪 2025-04-08 13:03

初夏,踏入怀集县诗洞镇健丰村,往昔淤积的河道已清澈见底,崭新的雨污分流管网在村道下有序延展,曾经村民家门口的“污水塘”摇身一变成为小菜园。“现在村里干净得很,夏天再也闻不到那股臭味啦!”说起这些变化,村民李伯赞不绝口。这一转变,正是诗洞镇强化监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怀集县纪委监委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政治监督重点工作。诗洞镇纪委紧紧围绕雨污分流及污水治理项目,通过压实责任、严把质量、发动群众、长效管护“四步走”,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廉动力”。截至目前,全镇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提升至63.11%,污水处理率达55.83%,130处黑臭水体完成整治,一幅“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正缓缓铺展。

在压实责任方面,诗洞镇纪委着力构建“党委牵头、纪委监督、部门联动”的责任体系。镇党委政府与12个村(社区)、3家施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分管领导包片、业务部门包线、施工方包段”的三级责任。

镇纪委还联合规划、环保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制定涵盖工程进度、资金拨付、施工规范等12类36项的《项目监督清单》。“我们每周调度施工台账,每月通报问题整改情况,对进度滞后的村居‘亮黄牌’。”督查组成员陈依玲介绍。采用“清单化+节点化”管理模式,先后推动解决设计变更滞后、建材运输受阻等问题5个,保障项目按图施工、按期推进。

工程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诗洞镇纪委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隐蔽工程、材料采购等高风险环节开展突击检查。在凤艳村施工现场,督查组发现施工方偷工减料,当即责令停工整改。通过核验施工日志、抽样送检管材、无人机航拍管网走向等手段,累计发现监理履职不到位、安全防护缺失等8个问题,并约谈施工负责人4次。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在村务公开栏公示项目图纸和资金明细,开通“扫码监督”平台,对村民“随手拍”反映的12条井盖破损、管道渗漏等问题线索,均在24小时内响应处置。

为实现美丽乡村的长效管护,诗洞镇在镇纪委督促下出台《污水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建立“村级日常巡查+镇级季度考核”机制,将管护成效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在一次“回头看”检查中,安华村污水处理站因运行记录缺失,村支书被诫勉谈话,全镇以此为契机开展举一反三整改。如今,诗洞镇昔日的臭水沟变成生态湿地,房前屋后的杂物堆变成“四小园”,村民还自发组建志愿队参与河道保洁。

诗洞镇纪委书记吴国开表示:“监督既要‘钉钉子’,也要‘绣花功’。”镇纪委将持续聚焦生态治理领域,以“严”的基调护航乡村振兴,让美丽乡村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撰文:刘亮 唐锦洪 怀纪宣

编辑 刘宇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