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打造的《中国产业地理盛典》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重磅首播。作为中国智能终端产业的核心地标,东莞以“锐意蝶变·智造未来”为主题,向全国观众展现了其从制造名城到智造强市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东莞的精彩亮相,不仅是一座城的奋斗史,更是中国制造业“敢为人先、永不止步”的生动注脚。
一座城的产业进化论: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引擎”
东莞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长邢文聚在盛典中生动诠释了东莞的三次产业跃迁:
第一次蝶变(改革开放初期):以“三来一补”开启全球化制造序幕,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第二次蝶变(90年代中后期):诺基亚、步步高等巨头落户,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第三次蝶变(2008年后):突破代工依赖,OPPO、vivo等本土品牌崛起,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
“东莞的每一次转型,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邢文聚强调,“这座城不问出身,只相信创新与拼搏的力量。”
企业视角:从“制造基因”到“全球竞争力”
OPPO战略洞察与规划部部长韦竹林表示:“OPPO的成长史,就是东莞智造的缩影。”从传统电子制造到5G时代的技术引领,企业依托东莞完善的产业链和人才生态,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vivoAI算法总监付凡作为新一代“东莞人”的代表,分享了切身感受:“这里既有万亿级产业的格局,也有让年轻人放手创新的包容。我们接过的不仅是技术接力棒,更是一座城的创新精神。”
产业地标的全球价值:硬核制造与美学创新并存
如今的东莞,不仅是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之一的诞生地,更以“制造美学”重新定义中国智造——造万物:从精密零部件到终端产品,产业链完备度全球罕见;造好物:以OPPO折叠屏、vivo影像技术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走向世界;造新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赛道持续拓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盛典背后的中国产业密码
《中国产业地理盛典》以“绘制中国产业版图·感知中国经济韧性”为主题,首次全景式呈现全国80个特色产业高地。从东莞的智能终端到株洲的电力机车,从泉州的体育产业到邵东的打火机王国,节目以“一城一产业”的微观视角,揭示中国制造“从一粒砂到整条链”的闭环竞争力。
节目同步发起#中国产业地理盛典#话题互动,邀请网友分享家乡产业故事,共同见证中国经济的底层韧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