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同,饶平“食”力出圈丨“三年初见成效”·看饶平①

作者 杨可 2025-04-29 21:14

【编前语】

当前,饶平县正全力以赴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攻坚突破,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以实绩实效交上“三年初见成效”合格答卷。南方+饶平频道开设“‘三年初见成效’·看饶平”栏目,展现该县奋力建设“县域强、产业兴、城乡美、动能足、人气旺”现代化新饶平的新成果、新气象。首期推出“县域产业篇”,敬请关注。


日前,2024年度潮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公布。其中显示,饶平县36家企业中,有超过一半都是食品工业企业。饶平县食品产业的厚实家底和强劲势头,由此可见一斑。

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中,饶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下定决心把食品工业搞上去”部署要求,聚焦“山海协同”,以筑牢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的系统思维,不断锻造食品工业强引擎,激活三产融合“新动能”。

食品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食品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如今,钱东盐焗鸡、联饶荔枝、汫洲大蚝、浮滨单丛茶和狮头鹅等饶平“土特产”已远近闻名、香飘四海,百亿元级粮油糖产业集群也已逐渐成型,成为饶平食品产业全域融合新路径的鲜活样本。2024年11月,饶平县入选第二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食品“原料仓”就在山海间

在饶平县联饶镇荔枝果园里,果农刘镇亮正在约16亩的果园里忙着喷药防治病虫害和保果壮果。在25公里开外的柘林湾,养殖户洪少华正站在新型塑胶网箱的过道上投喂赤嘴鳘。更远处,巨大的“甜甜圈”星罗棋布,这些重力式深水网箱里,圈养着数以万计的鱼苗。

山有山珍,海有海味。地处山海之间、拥有着丰厚资源的饶平县,以“大食物观”为引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海之间的联动共融,正进一步筑牢饶平的食品原料供应链,致力于将山海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在“山”的维度,饶平县大力发展单丛茶产业,积极探索市场茶、拼配茶、生态茶、富硒茶发展新路子,广东饶平单丛茶文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单丛茶种植面积约15.64万亩、年产值约57.08亿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15.97%、24.05%。

新型塑胶网箱。黄品 摄

新型塑胶网箱。黄品 摄

潮州饶平花鲈鱼种苗培育填补省内空白。受访者供图

潮州饶平花鲈鱼种苗培育填补省内空白。受访者供图

在“海”的领域,突出抓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抢抓饶平海域是全省最适合海水育苗的海湾之一等优势,成功攻克花鲈鱼苗育苗技术瓶颈,填补省内花鲈鱼种苗培育历史空白;按照“疏近用远、优近拓远”理念,清建并举推进近海传统渔排“木改塑”和深远海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累计清拆传统木质渔排约2.1万格、投放新型环保塑胶网箱(含改造)约1.3万格、投放397口重力式深水网箱,实现深远海深水网箱养殖“零”的突破,为发展食品产业提供更多高品质深海食材。

荔枝产业成为联饶镇的特色产业。詹记荣 摄

荔枝产业成为联饶镇的特色产业。詹记荣 摄

山海协同之下,饶平县充分发挥各镇独特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优势,“一镇一品”推动镇域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广东最晚熟荔枝产区联饶镇打造荔枝安全生产示范园,通过完善产业配套、深化品牌打造,推动桂味荔枝田头价最高卖到一斤20多元;靠海而居的汫洲镇致力打造水产专业强镇,海洋捕捞、养殖规模居潮州市首位;大埕镇形成以鲍鱼育苗为主的特色产业,正推动鲍鱼产业向海延伸,探索成鲍养殖及鲍鱼饲料生产新链条……

龙头来带动 延长产业链

饶平县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数据可以佐证:全县2024年食品产业规上工业产值98.6亿元、同比增长23.25%;目前食品生产企业约3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4家、占全县规上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

对此,该县瞄准“一粒米”“一只鸡”“一条鱼”,充分鼓励龙头企业“挑大梁”,延长食品工业产业链,以此全力打造食品工业“增长极”。

“一粒米”在粮油。

依托潮州港国家一类口岸的区位优势和“前港后园、港园一体”的产业平台,饶平县高起点规划建设1.5万亩的潮州港文胜围产业园,明确粮油糖及食品加工、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定位,致力打造集粮油加工、油脂精炼、饲料开发于一体的核心产业集群,并出台相关政策和“一揽子”惠企措施。

益海嘉里(金龙鱼)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基地。受访者供图

益海嘉里(金龙鱼)潮州粮油生产销售基地。受访者供图

这一布局,成功吸引粤东地区唯一世界500强粮油企业益海嘉里在此落户。对此,饶平县以益海嘉里等“链主型”企业为核心,以链引商,引进正英食品、卓科焦糖色等粮油糖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涵盖大米精加工、食用油压榨、食糖等领域,令粮油糖食品全链条布局基本成型。

2024年,潮州港主平台粮油糖食品加工业产值达37.93亿元、占主平台产值约22%,粮油生产加工基地和内贸码头实现投产,满能满产后年产值预计超70亿元。培育百亿级粮油糖产业集群,饶平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实有力。

“一只鸡”是盐焗鸡。

饶平县发挥“中国盐焗鸡之乡”金字招牌效应,在编制各项方案规划的基础上,引导企业采用和参与制定先进标准,全县盐焗鸡行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就有4项。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利用深圳对口支援产业转移的优势,规划建设总投资约2.7亿元的饶平县盐焗鸡休闲食品产业园,着重开展盐焗鸡加工能力提升改造等方面建设,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以7家龙头企业作为实施主体。

食品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食品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饶平县还推动龙头企业做大产品原材料“供应链”,探索通过“企业+基地”“企业+经营主体+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禽类养殖,推动盐焗鸡产业链向周边城镇,特别是向典型镇辐射延伸。目前,总投资1.1亿元、存栏100万只蛋鸡的无穷农场一期已在2024年省级典型镇培育对象新圩镇落地建成,年产蛋量约2.5亿枚;占地240亩的无穷农场二期也已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东最大蛋鸡养殖农场。

目前,饶平县盐焗鸡产品销量约占全国盐焗鸡风味零食市场份额80%,其创新推出的无穷卤鸡蛋等产品风靡全国,实现了从“乡味”到“国潮”的蝶变。

“一条鱼”是水产。

立足资源优势,饶平县正致力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推动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成功产苗8000万尾,并面向全省供应鱼苗。在开展“木改塑”的基础上,推广“公司+基地+渔户”模式,推进深水网箱养殖。该县还充分发挥陆基养殖优势,整合滩涂、渔港、岸线等资源,加强与省内外鲍鱼、蚝种苗企业沟通对接,推广鲍鱼苗、蚝苗新品种、新技术,陆基中高密度养殖示范点实现比传统池塘增产4—6倍。

与此同时,饶平县抓住粤东地区唯一入选“2023年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县区的机遇,培育万佳、健源、海润等一批预制菜产业龙头,加强与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开展预制菜原料半成品加工与贮存技术研发,攻克产品风味复原性、高科技冷冻保鲜、常温保存等关键技术,开发销售剁椒海鮸鱼头、红烧深海鱼皮等水产预制菜产品,饶平海鮸鱼预制菜首次冲进欧洲市场。2024年,全县水产预制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100%。

饶平县还加快推动总投资4.31亿元的小红山食品工业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大力招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企业落户,培育龙头集群,推动水产食品工业、水产品预制菜加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探索“食品+” 跨界巧融合

先到汤溪镇赏汤溪湖喝鱼头汤,再到三饶镇逛逛道韵楼、吃顿三饶饺,还可以深入浮滨镇的茶园品茶香、尝狮头鹅……在饶平县,依托“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 潮州生态休闲之旅”等国家级、省级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的各类IP,正以“食品+文旅”的跨界融合,推动美食文旅产业互促双强。2024年,该县实现旅游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29.5%。

探索创新“食品+”,饶平三产融合赛道越跑越宽,生态圈越拓越广。在电商赛道,以饶平县电商产业孵化基地为支撑,借助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推动水产品、单丛茶、预制菜等“饶平优品”走出国门、走向全球。例如,主动应对消费升级,积极引导盐焗鸡企业融入“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并依托外卖平台及时配送商品,探索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新模式。2024年,全县电商网络销售额40.5亿元、同比增长2%。

饶平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受访者供图

饶平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受访者供图

饶平县还借力获评“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等金字招牌,开展“食品+展销”等模式,于2024年举办首届“预制菜、盐焗鸡休闲食品”展销会,共50家企业和商户参展。同时,全力支持盐焗鸡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推动无穷、好味来等公司盐焗鸡产品顺利出口至澳大利亚等地,实现饶平盐焗鸡产品出口“零”的突破,进一步拓展饶平盐焗鸡产品海外版图。此外,组织超35家次预制菜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饶平县还积极对接融入潮州市中央厨房“12221”市场营销体系,推出“年夜饭”套餐等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不同消费群体的预制菜套餐,进一步打开市场、抢占市场。

南方+记者 杨可

通讯员 饶宣


编辑 余丹萍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