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已有医院推行“挂一管三”,效果如何?记者对话
2025年起,广州将在医院试点推广“挂一管三”(即患者一次挂号的有效期从24小时延长至72小时,当天没做完检查或没拿到报告的,3天内可到原科室复诊)政策。
作为试点医院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实施“挂一管三”过程中,效果如何?哪些情况不适用于该政策?南方+记者对话医院相关负责人。
罗川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部长
汪朝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办主任
南方+:“挂一管三”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罗川晋:适用范围是普通门诊,特需门诊暂时不纳入其中。其实对于一些名专家来说,当患者来到他们的诊室时,一般已拥有较完整的检验检查结果,此时他们更多发挥自身专业积累,完成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
南方+:哪些情况是不适用于“挂一管三”?
汪朝晖:有三种情况。 续诊不等于复诊。一些常规需要复诊的患者,不适用该规则。简单理解,复诊就是看完病过段时间再来医院,让医生看看之前的治疗有没有效果、病有没有变化,然后决定接下来怎么治;续诊就是为了让之前的治疗不中断,接着继续治,一般就是去拿药或者是解读报告。
第二,“续诊”适用于本专科范围内,不能看不同科室的医生。若过程中发现其他专科疾病,需到其他专业科室就诊,需重新挂号并支付诊查费。
第三,医院明确,“挂一管三”暂时不包括急诊、护理门诊、药学门诊、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门诊、跨科室跨专业就诊等情况。
南方+:续诊患者找不到首诊医生,怎么办?
罗川晋:若患者希望由首诊医生完成报告解读及后续诊疗行为时,我们根据检查检验结果出具时间,尽量为患者一次安排“续诊号”。
若是首诊医生的出诊安排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时,患者可以选择同一医生团队解读报告,或者是在本专科找到同一级别的医生满足就诊需求。
南方+:患者去哪里拿到“续诊号”?
汪朝晖:患者可到分诊台、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定人员、窗口核实情况开放权限)提出需求,让工作人员现场加“续诊号”,完成一次完整的诊疗服务。
南方+:续诊的患者要等多久?
汪朝晖:医院统一考虑同时段“普通号”和“续诊号”患者就诊数量,做出合理的安排。一般来说,在间隔两个“普通号”后,续诊患者就能看上医生。预计能在半小时内能完成诊疗服务。
南方+: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医生群体的反馈如何?
罗川晋:实施“挂一管三”政策以来,续诊的量逐步增加,但整体上还在可控范围内。事实上,为患者解读当次检验检查报告,医院向来有开展,以前有一些患者可能会直接敲门要求医生解读报告,会打扰其他患者,但出台了政策指引后,维护了门诊的秩序。政策出台后,医院把续诊任务算入医生平时工作量之中,希望以此体现医院对医生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认可。
阅读更多
广州将“挂号1次管3天”,医患反应“冰火两重天”,病患笑了,医生慌了
文字:南方+记者 黄锦辉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通讯员 梁幸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