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电白再添新绿!区镇联动共绘乡村振兴生态画卷

作者 邓建青 2025-03-15 19:08

岭南三月,春意盎然。3月14日上午,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S282(塘肚村至田面村路段)沿线,一场植树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电白区委组织部机关党员志愿者联合望夫镇村两级林长、干部职工、群众代表,以及该部驻望夫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区委编办、区总工会等挂点单位百余人,共同种下200余棵火焰木,为这条贯穿镇村的主干道披上“绿色新装”。

此次活动是电白区落实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暨五级林长植树活动的生动实践,也是该区党建引领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生态振兴深度融合的鲜活写照。

春满乡间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主题林

清晨的望夫镇,薄雾轻笼山野,新翻的泥土气息与草木清香交织。S282两侧,绿意盎然的田野与青翠的蕉林相映成趣,蜿蜒的儒洞河望夫支流倒映着蓝天白云。近年来,望夫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林长制”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系统治理,打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景观带。

望夫镇此次植树路段是连接镇际、乡村微工厂与牛大力种植区的交通动脉。选择栽种火焰木,是瞄准其耐旱抗风特性与景观价值,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生态底蕴。

“过去这段路两侧杂草丛生,如今种上火焰木,既能防风固土,开花时还能成为‘网红打卡点’!”望夫镇党委委员肖丹介绍,火焰木的栽种既契合绿美要求,又为产业融合埋下伏笔。

望夫镇之外,电白其他镇街同样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主题林:黄岭镇依托河堤修复点种植紫花风铃木,构建“云上南清”绿美旅游路线;小良镇联动商会、新阶联建设“青春林”“希望林”,探索“生态+沉香产业”模式。

组织引领

机制创新激发全域活力

绿美电白生态建设,始终与全省生态建设同频共振。

2025年,广东省委提出“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的七大重点任务,电白区随之开展“一党员一棵树、一支部一片林”义务植树品牌活动,通过区直机关党组织与镇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生态“绿色动能”。

在此模式下,区委组织部门规划统筹,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将绿化工作细致部署到镇村。截至目前,电白区已在所有镇(街道)召开绿美工作现场推进会,绿美行动实现镇街全覆盖。

绿美工作不能光靠“单打独斗”,只有凝聚全民共建合力,方能效果倍增。电白区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引导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发动全区2.3万名党员认领“责任树”,组建“党员护绿队”定期巡查管护。

在望夫镇植树现场,60多岁的党员志愿者吴兴强汗湿衣背仍干劲十足:“大家统一行动,种树很有意义。”类似场景遍布电白——从黄岭镇党员群众350余人合力栽下490株苗木,到小良镇新阶联与商会捐赠550棵特色树种,党旗始终飘扬在绿美一线。

“我们以‘三个强化’推动绿美攻坚。”电白区委组织部带队同志表示,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建立调度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动员国企、商会等社会力量认捐树苗超万株;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党员林”“喜事林”等主题林30余处,形成“种一片、成一片、美一片”的辐射效应。

向绿而行

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

在望夫镇植树现场,电白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30余名党员志愿者与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种植搭档”,挥锹铲土、扶苗培土、提桶浇水,每道工序一丝不苟。

“种下的不仅是树,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年轻党员陈莹望着刚种下的小树苗感慨。

随着绿美行动深入推进,电白区正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黄岭镇依托森林景观开发南清乡村旅游,观珠镇千亩沉香基地年产值破亿元,望夫镇计划沿新植火焰木路段建设休闲步道,串联农家种养园……“既要‘绿色银行’,也要让更多群众吃上‘生态饭’。” 据了解,2025年电白区将扎实开展好植树活动,完善全民参与植绿机制,推动全年实现林分优化、新造林抚育、森林抚育既定目标。

站在S282新植的火焰木旁,望夫镇塘肚村村民温伯轻抚树干,笑意盈盈:“等夏天开满红花,咱这儿就是一条‘火凤凰路’!”

这跃动的绿意,正沿着电白的山岭河川铺展。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杨炳江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