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荔乡”铸魂赋能 文化繁荣惠民惠城|阅卷高州2024

作者 叶洁 2025-01-17 16:36

“理响荔乡”巡回宣讲团走进镇村、社区,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种在干部群众心间;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高州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报道,让高州好声音好故事远扬;冼夫人文化节、“请到高州过大年”等一项项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绘就群众可感可及的“诗与远方”……文以载道,成风化人。高州如诗如画的人居环境与内化于心的文化风气,共同描绘了城市温暖鲜明的底色。

回望2024年,高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凝聚思想共识,传播正能量,讲好高州故事”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在时代的脉搏中奏响了高州宣传激昂的乐章,为高州的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宣传篇章。

2025年1月17日《南方日报·高州视窗》A02版。

2025年1月17日《南方日报·高州视窗》A02版。

夯实思想基础

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2024年8月16日,高州市“理响荔乡,赋能高质量发展”宣讲员大赛决赛举办。经过层次角逐,20名优秀宣讲员带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对党的理论的深刻理解,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高州市在乡村振兴、金融赋能、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理论宣讲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一年来,高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思想旗帜,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高州市委宣传部围绕中心工作,搭建“1+4”理论宣讲队伍体系。即以市委宣讲团宣讲为主体,与领导干部带头讲、部门单位特色讲、志愿服务融合讲、百姓力量广泛讲联动并进,打造“理响荔乡”理论宣讲人才师资库,大力打造“理响荔乡百人宣讲团”。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通过“百姓讲身边事”宣讲员选拔大赛、“弘扬好心精神,传播好心文化”宣讲员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从全市机关、学校、企业、村(居)委会的干部职工和群众中选拔出60名理论素养较高、口才比较好的宣讲人才,组建“理响荔乡”市委百姓宣讲团。同时,鼓励带动各镇街各单位广泛吸纳“五老”人员、青年干部、创业青年、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组建宣讲队伍,组建起“好心讲理”“山里人讲党音”“映前话理”等特色宣讲团,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六进”宣讲,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既在学理化阐释上深耕,又在大众化宣讲上着力,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理响荔乡”巡回宣讲团先后走进柏桥村、南湖塘社区、荷花镇等地,用走基层“话家常”的方式开展巡回宣讲50多场次。在荔枝树下、荷花池畔,宣讲员用普通话、白话、当地客家话与群众互动交流。情景宣讲、快板欢唱、诗词诵赞……新颖有趣的形式、充实丰富的内容,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常态化开展百姓宣讲活动,去年以来已开展1万多场次。2024年,高州市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先进宣讲集体。

壮大主流舆论

讲好高州奋进故事

2024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之年。茂名实施包括支持高州提升行动在内的“感恩奋进六大提升行动”,围绕“GDP三年内突破千亿元”目标,把支持高州冲刺全国百强县作为全市的政治责任,高州迎来又一个发展机遇。

把镜头对准一线、把笔头对准基层、把话头对准人民……一年来,高州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州高质量发展,紧扣民生大事要事,全媒体联动开展新闻宣传。一个个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融媒体产品,展现着高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利用全媒体矩阵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宣传,高州推出了“‘百千万工程’·高州作为”“乡村行 看振兴”等一系列报道超400篇次。高州市融媒体中心围绕中心工作开设了10多个专栏,策划摄制反映高州故事、代表高州形象的宣传视频300多条,推文5000多篇,点击量累计突破700万次。

宣传也是生产力,主流宣传有声有色。高州是荔枝之乡,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去年春,“走进春天里的茂名柏桥”主题采访活动赴茂名高州市根子镇等地进行调研。中央、省以及港澳媒体约50人组成采访团,围绕茂名荔枝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领域,开展行进式报道。5月荔枝成熟时节,“在荔枝之乡,见中国之美”主题活动邀请海内外媒体走进高州,全方位立体化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宣传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主动走出去,吸引各级媒体唱响宣传报道大合唱。一方面,高州主动作为,组织开展媒体采风主题活动,吸引媒体走进镇村发现;另一方面,高州先后参加全国县博会、广交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吸引央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在内的超过300家媒体及自媒体的广泛关注,超过1600人次媒体记者到高州开展调研采访,形成了强大的宣传矩阵。

一年来,高州在央级媒体推送报道400多篇(次),在省级媒体推送报道近10000篇次,报、刊、台、网、微、端传播矩阵发挥各自传播优势,有效提升了高州知名度和影响力,汇聚起讲好高州故事的时代强音。

深耕精神沃土

绽放文明之花

2024年8月8日—9日,广东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高州市召开,高州“好心文化润心田 移风易俗焕新风”的经验在会上交流。

一座城市的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离不开文明之花的涵养。一年来,高州创新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掀起“五大行动”热潮,推动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提速提质,不断以精神的力量厚培文明沃土,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老百姓可感可知的生动变化。

从广度上看,文明创建活动提质扩面——

只有让群众做主角,文明创建才能深入“肌理”。高州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以贯彻落实《茂名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重点,协同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五大”创建活动提质扩面,全面夯实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基础。目前,高州市共有全国文明村镇3个、文明单位2个、最美家庭2户,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突出,潜力丰沛,全力冲刺创建省文明城市最后检验。

从深度上看,乡风文明培育焕发生机——

一年来,高州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着力解决环境面貌、文化生活、文旅产业、移风易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与中山大学、省新华集团等单位合作,创新打造了“新华悦读空间”,统筹整合高州市内文化阵地,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设施共管、活动共办,进一步完善“15分钟乡村文化生活服务圈”。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喜事不整酒,栽棵荔枝树”文明培育案例得到新华社《半月谈》专题重点推介。

从厚度上看,文明实践活动硕果累累——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高州积极探索打造东南西北中五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在镇江镇大岭村设立全市首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组织开展“寻找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等创新交流活动,推动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孵化成形182个。突出抓好“好心文化”的挖掘提炼,依托清明、五一、端午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聚美乡风·多彩高州”等系列活动3800多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2万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超过130万人次。

坚持守正创新

繁荣文化事业

1月13日,“金荔奖”湾区(茂名)首届短剧邀请大赛颁奖仪式在高州滩底村举行。去年10月大赛在滩底启动,短短3个月时间收到投稿作品108份。这些作品以茂名特色农产品及高州滩底美丽庭院等独特景观为依托,用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最真实的乡村生活画面,展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千年古郡,文脉悠长。高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木偶戏、山歌、版画、八音锣鼓等非遗51项,各类文化遗址250多处,荔枝文化、冼夫人文化、潘茂名文化等底蕴深厚。丰富的资源禀赋是高州大力发展文旅事业的底气,去年高州上榜广东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名单。

地方特色文化,推陈出新——

依托冼夫人文化,指导举办高州冼夫人文化节,组织创作冼夫人题材歌舞剧《百合花》申报2024年广东省文艺精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观看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观影人数达27000多人次。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情况通报名单中,高州木偶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东兴被评为“优秀”,也是茂名地区在此次评估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传承人。高州木偶戏创新剧作人偶舞蹈《新嫦娥奔月》获第六届“我最OK”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金奖。

文化服务提质,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以“请到高州过大年”、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为主题,高州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年来,先后举办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校园、书画艺术进基层、木偶戏惠民汇演、公益讲座和线上活动300多场,公益电影5200多场,受益群众近20万人次,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指导高州各单位以世界读书日、南国书香节等契机,开展“手绘绿书签 护苗共成长”书签创作大赛、图书捐赠、推荐优秀读物等系列活动150多场次。“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联合基地——高州观察点”正式揭牌,并发布全国首个乡村儿童阅读规划——《中山大学—高州市城乡儿童公共阅读体系共建规划(2024—2026)》,持续提升帮扶地区的乡村儿童公共阅读服务发展水平,便利的公共阅读空间让城乡沁润书香气,全民阅读风气浓。

岁序更替,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华章日新,始终清晰的是前行者的脚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高州市委宣传部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满怀豪情踏上新征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州实践。

◎2024十件大事记

1.高州市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广东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2.连续三年在茂名市意识形态工作考核中获县区类第一名,实现“三连冠”。

3.5月27日,与中山大学联合建设“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联合基地——高州观察点”,并发布全国首个乡村儿童阅读规划——《中山大学—高州市城乡儿童公共阅读体系共建规划(2024—2026)》,创设“荔乡童阅”少儿阅读品牌。

4.8月8日—9日,广东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高州市召开,实地参观高州柏桥村、元坝村、彭村村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点位,高州以《好心文化推动移风易俗焕新风》为题在会上进行经验交流。会后,省委宣传部就会议成功举办对高州市委宣传部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书面表扬。

5.9月11日,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广东实践·县域高质量发展论坛”,把高州市理论宣教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列入实地参观点,并在会后对高州市委宣传部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书面表扬。

6.高州市基层理论宣讲经验入选2024年广东省理论宣讲创新案例。

7.9月13日,市委宣传部党支部宣讲项目《“理响荔乡”赋能乡村思政活起来》参加茂名市第三届“先锋杯”创新大赛,获得“党建赋能”类比赛项目三等奖。

8.10月23日至25日,中宣部在江苏举办的第二期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上,高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使用经验在会上推介。

9.高州市委宣传部被评为2023年度茂名市宣传文化系统综合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10.南方+高州频道获南方+2024年度“高质量共建频道奖”。

■一线案例

“五大行动”进行时

汇聚向新向善力量

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去年8月9日,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高州召开。一直以来,高州以“五大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一线,涌现了一批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元坝村,南塘镇彭村村等“模范生”。

彭村村有高州市区“后花园”之称。在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中,彭村村党组织定期带领党员群众到公共场所义务打扫卫生,逐渐形成了“人人做义工”的良好氛围。“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村庄清洁行动正在推动农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这套茂名市农房管控“二十四字”工作机制,指导元坝村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元坝也成了粤西地区首条统一农房风貌的乡村。

元坝村所在的根子镇是中国荔枝第一镇,区域内涵盖了贡园、农创园、中国荔枝博览馆等热门旅游打卡点,仅中国荔枝博览馆年接待量就超过100万人次。

2024年,茂名围绕根子、分界、泗水3个核心乡镇打造占地1.5万多亩的柏桥荔博园,串联起荔枝生产路、生活路、旅游路“三条路”,探索推进农、文、交、旅、商融合发展。以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拓展乡村文旅新业态,茂名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钱赚得再多,不讲精神文明不行,我们的乡风民俗要文明。”在根子镇柏桥村柏桥农创园广场,新商圈每天都迎来许多游客,广场边的新华悦读空间成了闹市中的“静土”。

这个悦读空间除了线下9000余册、线上2.6万册图书资源外,还依托中山大学、省新华集团的支持,不定期邀请名家、名人举办艺术沙龙活动,阅读空间变艺术空间。

发展需要精神动力,进步需要文明支撑。柏桥村每半年评选一次“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采取村小组推荐或自荐,镇村组三级代表考核,村民互评。九星以上获表彰,颁发牌匾证书,全村通报表扬、宣传先进,形成户户争当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村中对获奖家庭实行动态管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随时可能摘牌。

文明似种子,需细心培育方能绽放迷人之花。在柏桥村,今年评选便评出了“九星文明户”10户、“十星文明户”10户、“最美家庭”10户,村中又树起了一批文明标兵。

撰文:叶洁  通讯员 甘军亮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