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茂协作“两年考”,如何共建区域协作新生态?

作者 颜志雄 2025-05-15 23:40

三年,是一个关键节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入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佛山市禅城区与茂名市茂南区对口帮扶协作也来到第三个年头。

两年携手,硕果盈枝。双方在产业协作、特色产业突破、跨区域协同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

近日,两地党政联席会议在茂南罗非鱼协同创新中心召开。当大湾区产业转移浪潮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相遇,禅城与茂南,又该如何深化协作,携手共绘区域发展新篇?

禅茂两地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禅茂两地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园区扩容引项目

招商铁军筑根基

联席会议召开前,禅城党政班子考察团奔赴茂南。工作干得好不好?现场看成效。

走进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红色墙面厂房映入眼帘,厂房的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工厂生产生机勃发。

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冯洁云 摄

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冯洁云 摄

围绕珠三角产业外溢机遇,两地合力,两年间合作园(茂南片区)的面积由2670亩拓展到7178亩,新建、盘活民企闲置厂房等方式建成标准厂房及配套建筑约16万平方米,其中200亩佛茂标准厂房项目已建成4栋约4万平方米厂房。

以产业园为支点,撬起项目签约落地的大订单。2023年,成立了禅茂招商铁军专班,签约项目28个,投资额约33亿元。在全省产业转移考核中,禅城区-茂南区获得优秀等次。2024年,产业招商转移成果继续“向上向好”,助力茂南当地新签约超千万项目36个,同比增长35%,投资额约55亿元,在佛山市对口帮扶考核里,禅城区-茂南区帮扶协作更是以满分的成绩并列第一。

成立茂南区投资促进中心,出台茂南区促进镇(街)发展实体经济奖励办法,对外与多家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横向联动部门,纵向贯通镇街,从机制、激励和资源等方面为招商队伍造血,构建“大招商”格局。

招商铁军,铁军招商。禅茂双方瞄准“一条鱼”“一桶油”产业链和产业转移机遇招大商。

茂南本就有着较为雄厚的罗非鱼、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借助禅城资源,正是促进产业链升级的“鲶鱼”。

这次禅城考察团来调研的另一个地点是广东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水产种业园。

调研链头罗非鱼种业企业。

调研链头罗非鱼种业企业。

该种业园由禅茂引进的全球最大罗非鱼种苗企业海南宝路打造,首期投资1亿元建设860亩种苗基地,目前已经投产。达产后年产鱼苗20亿尾,总产值超2亿元/年。

过去一年,禅茂携手在罗非鱼链头、链中、链尾招引龙头企业,促进产销对接,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年,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和冲击,茂南罗非鱼何以“游”得更远?通过调研,也给禅茂双方留下了一道必答题。

“一条鱼”激活全产业

数字化赋能新交易

从这次两地党政联席会议的第二项议程——茂南区食品集团、禅城区嘉惠粮油公司、茂名市供销渔业公司签订《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三方共建协议》来看,禅茂协作正逐步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目标提供产业突围解法。

签约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

签约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

尽管原本有一些茂名罗非鱼交易平台,但过于分散,大多为企业单打独斗,与产业链脱节,行业数据纳统、行业融资、保险下沉市场难。

此次共建交易中心,共同打造罗非鱼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推动全产业链聚集和乘数效应。金融“活水”、数字化手段赋能,助力罗非鱼产业从做“大”到做“强”。

这是市区两级、帮扶双方股权合作,深度诠释“协同、协作、共同发展”理念,是“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实践。用1到2年通过云端秤将传统的塘头交易线上化、数据化,预计5年内,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年,并逐步打造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交易平台。

联席会议上,参会主要领导为“茂南罗非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揭牌。茂南罗非鱼再添一项“国字号”荣誉,将获得1亿元中央奖补资金,带动10多个罗非鱼相关项目落地。以此为契机,禅茂双方进行深层价值的协同与共信共赢。

茂南罗非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揭牌。

茂南罗非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揭牌。

会上,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吕国记表示,茂南将聚力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协作从“项目承接”向“生态共建”升级,同时在特色产业提档、反向飞地提能、民生协作提质上发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合作共赢的新型产业园区。

过去一年,在省委和佛山、茂名两地市委大力支持下,禅茂两地携手并进、通力合作,帮扶协作工作取得新成效。在禅城区委书记严冰看来,下一步要狠抓产业转移,聚焦新能源装备、现代农业深加工等领域,探索产业协作新模式;要狠抓特色产业,聚集更多资源助力茂南罗非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中国罗非鱼从茂南出发;要狠抓服务赋能,将禅城金融、科技、政务等领域经验融入帮扶工作,探索禅城服务对口帮扶协作的新模式。

佛茂指挥部指挥长王树斌充分肯定禅茂帮扶成效,从产业招商转移的逆势突破,到罗非鱼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再到反向飞地建设的稳步推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强调要聚焦石化、罗非鱼等产业集群,助力茂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继续探索特色帮扶模式,打造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禅茂样本”。

三地共建聚要素

多维协同兴城乡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这一年,是禅茂协作极为重要的一年。从破局到跃升,两地协作不断深化,在产业、机制、文化等维度逐步深度融合,借助禅城经验,茂南强基固本。

茂南罗非鱼养殖鱼塘。

茂南罗非鱼养殖鱼塘。

这次会议梳理了自禅茂双方开展帮扶协作以来的经验,并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方向与重点。

禅茂协作抓好产业招商转移。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聚焦石化、食品(罗非鱼)、高岭土等特色产业,推进高猛、蕴香等重点项目落地。

双方继续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开展招商工作培训,选派招商干部到禅城学习;建设深化大招商格局,加强与佛茂指挥部、招商中介、国资国企、镇街及商协会联动,形成招商合力。

茂南罗非鱼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是禅茂协作的重头戏。双方抓好交易中心建设运营、金融奖补政策落地生效、罗非鱼品牌建设国内市场开拓、国家产业园项目建设,并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打造国家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广东土特产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粤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3个示范区。

茂南罗非鱼在佛山禅城相关机关、学校亮相。

茂南罗非鱼在佛山禅城相关机关、学校亮相。

禅茂协作创新探索建设全省首个三地共建,涵盖运营、科创、产业三类飞地和集聚N项服务的飞地模式,筑巢引凤,一子落而满盘活。

为发挥飞地最大化价值,双方聚焦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疗器械及智能家居设备等重点产业主动对接大湾区商协会、龙头企业。同时,创新实施园区合伙人计划,让企业成为园区“股东”。利用好产业基金扶持、金融信贷赋能、人才引进鼓励、科研创新支持、商业资源链接等政策资源,提供高标准、全链条、一站式配套服务。

禅茂共建“反向飞地”。

禅茂共建“反向飞地”。

聚焦文旅,结合禅城“千年佛山,烟火岭南”IP与茂南龙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开发文旅联名产品,如陶瓷、剪纸与罗非鱼元素结合,推动两地年俗、龙舟文化交流,探索演唱会经济等跨界合作。

同时,深化“村村企”合作,抓好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禅城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茂南下沉,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水平。

整合帮扶资源,推动金塘镇白土村阿朱家籺创新经营体制,增加村集体收益,提升周边环境,打造村级产业新样板。推动镇盛镇与佛山大学联合开展“艾草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制定镇盛镇艾草产业发展规划,拓展艾草系列产品创新创业渠道。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大湾区产业浪潮与粤西发展深度交融时,禅茂协作的双向奔赴,正以创新之笔,在岭南大地上勾勒出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的壮阔图景。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陈春华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