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江视评|让“春天的事业”更具温度
今年的5月18日,我们迎来第35个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权益保障也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有一个公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一个对残疾人充满尊重与关爱的社会,才更显温暖与文明。同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当残疾人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就业需求得到满足,他们便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从社会稳定层面而言,完善的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数据显示,当前,清远仍有上万名残疾人与残疾儿童,这是需要政府、社会齐心聚力予以帮扶的。我们欣慰地看到,近年来,清远市残联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中亮点频出,2024年,清远市残疾人事业全面迈上新台阶,各项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各项主责主业实现提前“达标”或超额完成。
例如,康复服务实现全面覆盖,12013名残疾人和残疾儿童获得基本康复服务,辅助器具适配率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为残疾人重塑生活信心;例如,就业保障扎实有力,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加强就业信息管理等举措,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位居全省第四、粤东西北地区第一,让残疾人凭借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此外,清远市残联还在残疾人证核发、家庭无障碍改造、教育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实施助学工程,全方位筑牢残疾人权益保护网。
在清远,“春天的事业”在呵护中更具成色、更有温度。
随着第35个全国助残日到来,日前,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残联等16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指出要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发展凝心聚力。
我们期待,随着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更好地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也能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为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本期《北江视评》就到这里,我是孙运冰,我们下期再见。
撰文:陈立楷
摄像:曾亮超
出镜:孙运冰
剪辑:梁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