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2日)
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5月12日至18日
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
危险常常不期而至
为什么掌握安全应急常识
对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从下面这些真实的防灾避险案例中
或许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 ↓ ↓
滑坡发生前转移
24人成功避险
2024年4月30日,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柳川镇南脚村发生一起滑坡地质灾害,因在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柳川镇南脚村7、8组风险斜坡点局部垮塌,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4户24人提前转移,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突发3.7级地震
全校师生快速有序撤离
2025年4月8日,河北省迁安市发生3.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河北省卢龙私立弘远学校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就地避险,用书本保护头部,蹲伏在课桌旁。震动结束后,学生凭借以往在学校组织的地震演练所学到的知识快速有序撤离,最终全校2000名师生用时3分20秒安全疏散至学校操场。
强降雨引发泥石流
群众提前转移避难
2024年7月5日22时至6日凌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绒辖乡邦色沟暴发泥石流灾害形成堰塞湖,导致通往绒辖乡政府驻地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中断,公路路基、桥梁、涵洞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得益于及时预警和提前转移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
沟口上游形成的堰塞湖
这些真实的避险故事都告诉我们
防灾减灾不是口号
而是需要每个人时刻保持警惕
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用知识和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那么,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灾害风险隐患?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来源:人民日报)
防灾减灾关乎每一个人
多一分主动防范
就少一分灾害威胁
让我们将防灾减灾意识融入日常
用行动为生命撑起“安全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