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场里造一片海?十五运会开幕式团队这波操作玩大了!

作者 王芳;姚志豪;杨奇 2025-05-20 13:48
01:23

在体育场里造一片海?十五运会开幕式团队这波操作玩大了!

5月20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主创团队进驻大会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

这标志着十五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正式进驻广东奥体中心,残特奥会开幕式主创团队正式进驻天河体育中心。开幕式总导演郎昆、艺术总监陈维亚、总监制刘伟强、艺术顾问莫华伦、总制作人王锐祥等亮相。

郎昆现场透露,开幕式将在奥体建造一个海洋,让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

郎昆:在体育场内开始扬帆起航

十五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正式进驻广东奥体中心,意味着十五运会开幕式已经从创意策划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

郎昆接受采访表示,开幕式会在奥体建造大海,“有一位艺术家说,在海边造房子有10000种方法,然而我们要在体育场内,在建筑里建造大海,难度非常大。”虽然难度很大,但是团队还是迎难而上,不仅建造大海,并且要在这个大海上扬帆起航。

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

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

“我们常说,运动会开幕式成功了,运动会就成功了一半;开幕式点火仪式成功了,那么开幕式就成功了。”郎昆透露,目前点火仪式的方案已经基本形成,还在调整中,但这是一个绝密的方案。“请大家给我们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在11月9日共同见证。”

很多人都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印象深刻,当时在海心沙的会场上,同样是扬帆起航的主题。当时的总导演陈维亚现在成为了十五运会开幕式艺术总监,在他看来,主题虽然仍是大海扬帆、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优秀气质,但十五运会开幕式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打破老套,要有艺术创新

陈维亚说:“艺术创新是非常难的,尤其是这场开幕式要有国际品质、岭南风采、湾区特色,落实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创作里,艺术创新就特别重要。”

这段时间里,主创团队正是在创新上下大功夫。陈维亚透露,目前AI、机器人等科技元素在很多晚会、演出中大范围应用,而十五运会开幕式也会恰当地加入全新科技元素,“科技艺术创新,就是体育精神”。

刘伟强:开幕式不能NG是最大挑战

十五运会开幕式还将呈现粤港澳三地特色,在刘伟强看来,粤港澳融合呈现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我们粤港澳一起保持着交流,其实香港人不就是广东人吗?”

刘伟强认为,三地文化同根同源、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主创团队会找出很多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符号放在开幕式中。“开幕式会有很多岭南文化的体现,文化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包括人情味。我希望可以在开幕式中呈现这一点。”

红衣左一郎昆,左二陈维亚,左三刘伟强。

红衣左一郎昆,左二陈维亚,左三刘伟强。

近年来,多个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都会找电影导演来执导,包括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从电影跨界到运动会开幕式,刘伟强认为,两者有不同,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基本上程序是差不多的,开幕式需要有剧本,这和拍戏很像,哪里要有起承转合,哪里需要节奏变化,都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剧本。”刘伟强认为,不同在于,开幕式会有更加庞大的团队,比如有些节目会需要上千人,那就要提前进入排练阶段。“电影可能三个月就能拍完,但开幕式要早点开始排练,像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开会。我们现在的团队有500多人,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事,比拍戏要复杂得多。”

但在刘伟强看来,一场开幕式最难在于,“我拍戏可以NG,但开幕式不可以,所以我们要多排练,练得很好才可以在正式表演时很流畅,这对我是一个挑战。”

虽然对于主创团队而言,这次开幕式会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他们依然有信心拿出最好的表现。“这次的开幕式虽然简约,但它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共同汇聚在奥体中心,我相信它会是一次精彩的、简约的、安全的呈现。”郎昆说。

采写:南方+记者 王芳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编辑 王瑾 张茵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