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核,机器人智秀赛场|十五运会名场面⑨

作者 戴雪晴 2025-11-22 00:50

11月18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赛场上,工作人员将标枪放在一只机器狗身上,机器狗弯一弯“膝盖”,立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在绿茵场上。不出10秒,标枪就被“转运”到指定位置。

不少观众举起手机拍下“最萌搬运工”憨态可掬的一幕,还俏皮地配上现在流行的短视频文案“捡不完,根本捡不完”“搬完你的搬你的”……

11月15日,机器狗在运送标枪。新华社发

11月15日,机器狗在运送标枪。新华社发

据了解,这次田径赛事共启用了两只机器狗,负责铁饼、链球、标枪三个长投项目的搬运工作,不仅能够节省人力,还能够提高比赛效率。

“与以往赛事不同的是,这是首次采用大型机器狗做搬运,‘大狗’的承重更大,电池续航能力也更好,能解决长时间奔跑对于能耗的挑战。”广州动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修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志鹏介绍,在此次田径赛场,两台机器狗已能满足相关工作要求。

十五运会化身为机器人秀场

11月2日,在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深圳站,机器人“夸父一出现,瞬间成为了全场焦点。作为0号火炬手,“夸父以拟人奔跑姿态完成百米传递。这背后是深圳企业在动态运动控制、5G-A技术远程实时操控、负重稳定性三大技术领域的突破,更是深圳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复杂场景应用的一次集中展示。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站火炬传递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夸父”在传递火炬。南方+记者 张令 姚志豪 钟志辉 张迪 郑新洽 朱洪波 摄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站火炬传递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夸父在传递火炬。南方+记者 张令 姚志豪 钟志辉 张迪 郑新洽 朱洪波 摄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十五运会开幕式上,三部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敲响铜句鑃仿制品,为世人带来一曲经典的《彩云追月》。在这个跨越2000年的对话中,人们感受到人文与科技相交织的独特魅力。这款由优必选科技推出的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多才多艺”,不仅会弹奏乐器,还拥有奔跑能力。

11月9日拍摄的开幕式上的机器人表演。新华社发

11月9日拍摄的开幕式上的机器人表演。新华社发

11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吉大战”在田径赛场上拉开帷幕——主角便是这款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机器人与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一起“整活”,边跑边闹,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

11月17日晚,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在开赛前的暖场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赛跑。南方+记者 张由琼 摄

11月17日晚,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在开赛前的暖场活动中,机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赛跑。南方+记者 张由琼 摄

从机器人“夸父担任火炬手,人形机器人与吉祥物进行百米竞赛,到机器人担任“颁奖助理”,为获奖选手奉上奖牌和绶带……充满未来感的一幕幕,让十五运会化身为各类机器人、高科技产品的秀场。它们共同勾勒出人机协作的动人场景,让人们感受到科技赋能体育赛事与未来生活的无穷魅力。

130多项高科技产品护航十五运会

机器人在十五运会的大量应用,是大湾区科创硬核实力的生动写照。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科技赋能全运的要求,广东省科技厅专门组建高科技产品展示专班,立足广东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产业积淀与创新优势,协同广州、深圳等地市赛区共同遴选了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涵盖了“技绽开幕、智慧场馆、赛事保障、科技助残”四大核心场景,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起“科技赋能体育”的广东范式。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9月18日摄)。新华社发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9月18日摄)。新华社发

例如,采集十五运会火种的遥控潜水器“海马”号,就是由广东自主研发、已经成功完成700多次科考下潜任务的“老将”!它下潜到1500多米的深海采集可燃冰引燃取火,这一“深海取冰、燃冰成炬”的创举背后,是我省高端无人深海探测装备、战略性清洁能源、超深海海底燃烧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有机交互,更是科技与体育、海洋文化与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田径比赛中,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手都跑出了优异成绩。这里面除了科学训练,运动员和教练员密切配合,也有许多科技力量的支撑,预制跑道便是其中一项。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赛道都是由广州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的专业赛道。这款“神奇的”预制跑道采用了纳米改性橡胶材料技术,将纳米功能性金属化合物微粒分散于橡胶高分子网链中,大幅提高了跑道本身的强韧性,结合复合运动工学的蜂巢结构,大幅提升了跑道缓冲保护性能,也增加了跑道的能量反馈。关键是这款跑道未来可以100%回收,再次循环利用。

而在赛马项目中,“马脸识别”的科技也不容小觑。广州海关首创“马脸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构建“马脸-马身-烙印ID-芯片ID”生物特征数据库,实现了马匹行进间的无感查验,仅需2至3秒即可完成身份核验,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有效解决了赛马易应激、传统查验模式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可以说,这次“科技全运”的“惊艳绽放”,源于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的硬核底气,不仅彰显了“深圳—香港—广州”作为全球第一创新集群的硬核实力,更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聚力共赢的澎湃活力,开启了产业赋能、民生提质的序章。

“科技不仅深度融入赛事运行、服务保障、观赛体验等全链条,成为赛事高效运转的‘核心引擎’,还要在赛后持续深耕培育,才能更加彰显出科技创新赋能体育事业、科技赋能社会民生的深刻价值。”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高科技产品展示专班副组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说。

南方+记者 戴雪晴

编辑 钟展锋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