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创新举措,从优化院内服务流程到延伸基层医疗帮扶,从减轻患者费用负担到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用实际行动持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切实降低群众就医成本,药费控制见成效
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解决过度诊疗、超标收费等问题,清远市人民医院不断出招。
2024年8月,医院在全市率先推行“一次挂号管两天”措施,成为全省最早探索此项服务的医院之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减免诊查费68.71万元。
2025年7月,该项措施进一步“升级”,实现“一次挂号管三天”,截至8月31日,减免费用89.93万元,切实减少患者多次挂号的负担。
针对慢性病患者频繁就医开药的痛点,医院于2025年8月设立“便民门诊”,对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免收诊查费,截至8月31日,该门诊已服务141人次,减免诊查费1714元。
控费不止于门诊。该院通过强化诊疗规范、严控大处方、优先使用国家集采药品和基本药物,并将药费控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持续压缩药品费用空间。2025年1—8月,该院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1.78%,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3.9%,药费负担逐年减轻。据了解,在每年度的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的增长率指标均达到要求。
据最新公布的2023年广东省卫生年鉴及广东省三级综合医院基于DRGs的评价指数对比分析,该院在出院患者疾病难度(CMI值)高于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水平5%的情况下,人均出院费用仅相当于同级医院平均水平的87%。
强化基层帮扶与贫困救助,彰显公立医院责任担当
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仅体现在院内服务,更体现在基层医疗的帮扶。
自2014年全面托管连山县人民医院以来,清远市人民医院每年派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常驻当地,手把手带教、点对点帮扶。在其助力下,连山县县域内住院率从65%跃升至90.9%,并长期稳定在88%左右,让当地群众“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清远市人民医院积极帮扶其他基层医院,至今累计派出358名医疗骨干帮扶16家基层医院,医院自行承担人员经费超4000万元。
而对贫困患者的“兜底”救助,是清远市人民医院公益性最直接的体现。
2009年,医院启动“天使医疗行动”,对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截至2025年8月累计资助2904名贫困患者,累计资助金额2933万元。其中2025年1—8月资助24位患者完成手术与治疗,资助金额17.28万元。
构建远程诊断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基层医院缺乏影像、心电诊断医师,是制约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突出短板。
依托先进的远程医疗平台,清远市人民医院打破地域限制,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触达偏远地区的患者。2016年起,清远市人民医院主动牵头建设清远市远程医疗中心,为基层医院免费或低成本提供远程影像、心电诊断服务。目前,医院已与16家基层医院建立远程心电、影像平台,累计完成远程诊断85万人次。仅2025年1—8月,已完成远程心电诊断8929例、远程影像诊断61234例、病理诊断48例,合计70211例。
从在门诊挂号和用药成本上做“减法”,到为基层能力建设和弱势群体关爱上做“加法”,清远市人民医院用一系列行动将公立医院的公益底色擦亮。未来,该院将持续提升服务可及性与满意度,为构建粤北地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文/图:陈之瑜 黄剑琴 通讯员 张丽 彭可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