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近500亿,每周签一个项目!对口帮扶的“佛茂速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0:08

两个月净地交付,200天建成竣工。在佛山市-茂名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以下简称“佛茂指挥部”)进驻茂名工作后的整一年后,总部位于佛山顺德的申菱环境粤西生产基地顺利投产,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创下了当地工业项目落地的新纪录,也成为佛山与茂名对口帮扶协作成效的见证之一。

佛茂指挥部进驻近三年,两地通过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从园区共建、产业协同到民生共享,探索出一条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申菱环境粤西生产基地。(吴昊摄影)


产业协作

累计推进签约项目127个

实现双向共赢

申菱环境粤西生产基地是佛茂指挥部进驻茂名后引进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2023年6月9日,佛茂指挥部正式进驻茂名时,便开始推动上市公司申菱环境到高州设立粤西生产基地项目。佛茂指挥部规划建设组组长吕延宇告诉南都记者,指挥部指挥长与企业负责人多次沟通、通力合作,共同解决了很多问题,“包括土地征收、建设设计施工、推进投产步骤,高效铺排项目落地模式和策划。”

一年后的6月28日,项目正式落地投产,刷新当地工业项目落地效率的新纪录。

申菱环境项目的落地是佛茂产业协作的缩影,数据显示,自佛茂指挥部进驻茂名以来,累计推进签约项目127个,计划总投资498.68亿元;落地项目74个,总投资179.80亿元;已投产项目28个,预计达产年产值120.56亿元。

目前,规划总面积18200亩的佛茂合作园,已完成土地整备超4600亩,已建成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在建20万平方米。包含装备智造、现代农业与食品、电子轻工、新材料等专业片区。其中,装备智造、电子轻工片区已形成“龙头项目落地、配套企业集聚”的现代化园区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两地产业协作中还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不少新模式。

比如创新五大招商模式,激活产业转移新动能。以园区创新的“国企定制开发+先租后买”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重资产投入的顾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场景招商”,借茂名承办2026年省运会契机,成功引入佛山照明落地4条体育照明生产线。以平台企业带动的“跨区域招商”推动万洋集团在高州投资20亿元建设产业园;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靶向招商”带动国星光电、华煌电子等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链;还有以产业基金为杠杆的“资本招商”,通过10亿元产业协作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向飞地”机制的创新实践。目前,茂名市五个区(市)均已在佛山建立反向飞地,涵盖科创、产业、人才等方面。例如高州·三水产业合作园自2023年9月正式揭牌以来,已落地项目14个,已投产运营尚卓通信等项目9个;茂南·罗定·禅城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三地产业协同新平台,目前已有首批6家单位签约进驻。

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实现互利共赢。


精干团队

“每周签约一个项目,

每两周落地一个项目”

“在推进项目落地过程中,一天之间两地来回跑两三趟是常态。”吕延宇直言。

产业协作的背后离不开两地团队与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为强化机制协同,凝聚工作合力,两市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高层次人才充实到佛茂指挥部,共同打造一支懂产业、善招商、带不走的精干团队。

目前,佛茂指挥部共有干部44人,两市各占一半。实行一线办公、靠前作战,全体成员吃、住、办公都在园区,高效率做好项目招商、对接、落地等环节工作。同时创新“佛茂指挥部+投资促进局+小分队”招商引资机制,形成快速响应、上下协同、攻坚有力的“招商军团”。

“过程中,除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还有项目建设负责人、高州工业园管委会属地的监管部门,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佛茂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但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企业最初对茂名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工业基础弱”的刻板印象。面对这些挑战,指挥部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分区域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带企业实地考察、解读政策、提供定制化服务,逐步打消企业顾虑。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信心,两地创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将以往的补贴资金转为股权投资,以“耐心资本”支持企业长期发展。同时推出项目管家机制,为每个落地项目配备专人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让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这种创新模式与全方位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佛茂指挥部的团队,创造下“每周签约一个项目,每两周落地一个项目”的“佛茂速度”。

佛山(茂名)产业合作园高州蒲康园。(吴昊摄影)


民生共享

高州20条典型村

获投入超1亿元

对口协作的最终目标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如今,佛茂对口协作已经延伸到乡村基层和民生领域,实现从单一产业帮扶到全方位协同发展的转变。

2023年起,佛山组织100个经济强村和100家企业,与茂名100个特色村建立结对关系。其中,高州市20条典型村在三年内获得多方投入超1亿元,用于121个综合品质提升项目。截至2025年7月,已有51个项目完工,显著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

荷垌村是村企共建的典型代表。在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和佛山建发集团的结对帮扶下,该村完成了村主干道改造,建成湿地公园、村史馆,并投资3800万元建设大头菜加工产业园。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投产,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超2000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帮扶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结合。

教育、医疗、劳务等领域的协作也在持续深化。两市已有103所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建立协作关系,互派教师交流375人次;佛山市级医院与高州市对应医院结对,派出医疗队进驻镇级卫生院。通过联合举办招聘活动,佛山已组织332家企业赴茂名提供岗位2.08万个,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2024年,佛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2025年佛茂指挥部被评为在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

这不仅是对两地协作成效的肯定,更为全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创新协作机制、促进资源双向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新路径、新范式。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路漫漫 实习生 陈无忧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