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8时30分左右,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开启直播,对近日与餐饮品牌西贝的争议作出回应。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直播刚开始,罗永浩在抖音平台表示此次直播要避嫌,要关闭打赏并暂时下架商品。
罗永浩在直播中称呼自己正在出差途中,不得已进行直播应对本次事件,表示“不反对预制菜,旨在推送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之情权。”
罗永浩还称,西贝称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因为国家还没有相关标准出台。
直播中他说自己宁愿吃预制菜也不愿意吃方便面,但他受不了预制菜假装现做。他还表示,将直播回应自己直播间卖预制菜。
罗永浩在直播中开始逐一剖析西贝使用的原材料。他以媒体拍到的一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为例,展示了其包装配料表。罗永浩念出,该产品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他据此提出核心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他表示,这解释了为何当初吃起来“感觉就是一个预制菜”,并认为食用这种经过深度工业化处理的食材,与大众去餐厅追求新鲜的初衷显然不符。
针对罗永浩直播中的言论,截至发稿西贝方并未做出回应。
12日下午,西贝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信中称,经确认,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并公开了所涉菜品的制作流程。此外,西贝决定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顾客可在门店就餐的同时向门店伙伴提出参观后厨的要求。西贝还将陆续开放原产地、央厨工厂、草原牧场、奶食工厂、莜面工厂等西贝产地源头参观。
强势贾国龙,“放大”西贝的舆论漩涡
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他称。
对此,贾国龙强势反击。
他表态,罗永浩发言对西贝商誉影响非常大,将走法律程序进行起诉,但他本人不会回应罗永浩。
对于西贝预制菜,在9月11日,贾国龙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
他同时称,罗永浩的发言对西贝商誉影响非常大,将走法律程序进行起诉,但他本人不会回应罗永浩。
贾国龙认为,预制菜国家有标准,和有预制工艺是两回事,现在西贝门店的菜品和曾经做过的“功夫菜”也完全是两回事。
宅门餐眼数据显示,西贝人均消费在85.03元。这个价位明显高于真功夫的26.57元,吉野家的31.06元,也代表着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容忍度有限。
贾国龙称,预制菜是成品。他提到,比如做鱼香肉丝,如果是在中央厨房炒好、冷冻,到门店加热出餐这叫预制菜;如果把肉丝切成丝,甚至肉丝焯过水、过了油,但是烹饪、下料、炝锅等炒菜流程全在门店完成的,这不叫预制菜。
可要看到,更激化矛盾的,是贾国龙的相关表态。
贾国龙在采访中情绪激动地表示,外界普遍认为“西贝贵”是近两年中国餐饮业的“最大冤案”。
而他披露的数据显示,罗永浩一行五人15道菜品总消费为830元。这一价位,在微博上网友们的高赞评论是“反正贾老板以自己的收入水平认为价格不贵”。
另外,西贝宣布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贾国龙表示,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套餐,而是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消费者可以任意点选。
这是否侵犯作为消费者的罗永浩的隐私权,也有商榷空间。
显然,罗永浩也不怕事大,发起了前述10万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活动。
这让西贝跟预制菜越贴越紧密。
种种表态背后,都能感受到贾国龙的愤怒。
“昨晚家人都睡了我气得睡不着,凌晨三点自己下楼吃了点烤串,要了一瓶酒,抽了一支烟。”他说。
可惜,此种表态感觉不到对公众的“理解”,这在“830元一餐不贵”中尤其明显。认为西贝公关部不专业的呼声并不小。
但要看到,在贾国龙面前,公关部确实很“弱小”。
贾国龙就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态,创始人的优势是就是不用培养的权威性。对于自己的掌控力,他非常自信。
此种格局下,对于西贝相关部门来说,哄好贾国龙可能是最大的专业课题。
客观上,贾国龙的权威也曾给西贝带来试错成本。比如,贾国龙中国堡、功夫菜、贾国龙功夫菜市集等项目,都未达到预期。
“西贝这几年发展有点慢, 创新不够, 管理上有一些问题。效率低下,甚至有一些官僚主义。过去因专注新业务而忽视老业务,误以为老业务红利殆尽,实则是认知偏差。从老业务中培育新能力、创造新价值,远比盲目开拓第二曲线更可持续。”贾国龙如此反思。
于是,他把重心移回西贝主品牌,冲锋陷阵在了舆论第一线。
西贝风险加剧
眼下,给贾国龙试错的空间在收缩。
因为餐饮市场变难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截至2025年5月,西贝营收处于下滑区间。
这是一种行业性趋势。在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同比下滑3.7%至207.03亿元。同期,九毛九营收同比下滑10.1%至27.53亿元;呷哺呷哺营收同比下滑18.9%至19.42亿元。另有多家全国性餐饮品牌创始人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营收收缩、经营变难。
背后是,餐饮市场增长承压。
比如,高毛利一线城市的餐饮市场下滑。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该市实现餐饮收入792.0亿元,同比下降3.6%。同期,上海餐费收入1141.95亿元,下降2.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餐饮收入31984亿元,同比增长3.8%。
此种境况下,任何品牌都难以承受负面冲击。
此前,钟薛高便因为“雪糕烧不化”影响品牌,最终成为破产导火索。这让贾国龙对于罗永浩的“预制菜”言论非常警觉。因为经营压力下,西贝冒不起险了。
可是,贾国龙种种言论,某种程度上让西贝在“预制菜”争议中更显眼了。
这暴露出西贝的管理模式,以创始人为中心。此种模式能带领西贝强势扩张,也让其在一些时候显得被动。这在餐饮业尤其显著。
如何走向更专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或许是贾国龙需要考虑的问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