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受台风“桦加沙”影响,我市23日下午起风力逐渐加大,23日夜间到24日最大阵风将达11到13级、局部14级。据了解,该台风具有块头大、强度强、风雨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强度堪比2017年台风“天鸽”、2018年台风“山竹”及2023年台风“苏拉”,将给东莞带来严重风雨影响,需高度警惕。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石龙镇综治委安全应急统协小组迅速行动,动员各有关单位、村(社区)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防范应对台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防汛防风主体责任。
各部门冲锋在前
收到台风预警后,镇各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监管领域的危旧房屋、未纳入危房管控的老旧房屋、危房毗邻房屋、砖瓦房、危墙、地质灾害风险点、简易铁皮房以及其他存在危险因素的危险区域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危险区域的人员迅速转移”“可转可不转区域的人员要坚决转移”的原则,全面建立核查人员转移清单台账,明确转移工作对接责任人,确保在启动应急响应后,能够迅速落实人员转移工作。此外,镇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风险点、水利工程、低洼易积水点、在建工程、危房危墙、户外广告牌、绿化树木、地下车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当场责令责任单位加固或拆除,及时消除风险。在做好风险排查与人员转移的同时,石龙镇同步加强台风应急响应期间人员值守备勤,强化应急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急抢险队伍进一步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有关机械、设备、物资、人力全面进入戒备状态,人员和装备还适当前置到风险较大区域,随时准备投入防台风行动和应对险情灾情。
其中,石龙镇应急管理分局派出检查组3组,共出动70人次,深入工贸企业开展防御台风“桦加沙”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网格员、企业群实时推送台风动态、防御台风措施,坚决落实宣传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提醒企业和群众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提升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随着台风逐渐逼近,镇各有关部门将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对安全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督促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御措施,及时加固或清除易受台风影响的设施,劝导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同步核查排水、警戒等保障情况,严防风险隐患升级。其中,城管分局还全面排查镇内公园、绿化带行道树,对可能在台风中存在危险的树木进行修剪、加固、支撑处理,全力消除各路段行道树的安全隐患,以及提前制定公园断电应急方案,明确断电后照明保障、人员疏散引导等流程,避免台风降雨导致漏电或人员被困情况。同时,城管执法人员提醒并督促辖区内使用遮阳伞、移动广告牌及四角帐篷的商户,提前对相关设施进行加固或拆除,同时强调“门前三包”责任,要求商户清理门前杂物,确保公共区域安全有序,筑牢台风防御防线。
村(社区)防御有温度
各村(社区)严格落实省、市、镇三级防台风部署,多维度推进防御工作。一方面,迅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实地检查易涝点、地下停车场、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切实筑牢安全防护网。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各村(社区)组织开展专项走访帮扶,协助低洼地段有需要的居民加装挡水板,提升其房屋防汛防风能力,切实降低其受灾风险。另一方面,各村(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明确台风预警信号含义及对应应急响应措施,督促企业在台风影响期间停工停产,提前做好厂区设施加固、物资转移与人员安置等工作,坚决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各村(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提前启用,生活物资、基础医疗用品及应急设备储备充足,确保临时安置人员基本生活与安全无忧。
此外,各村(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官方公众号、辖区广播等渠道,实时推送台风动态、防御指南及避险提示,全方位提升居民防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全时段畅通,以快速响应机制保障突发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为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后盾。
当前,石龙10个应急避难场所已全部对外开放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
如何应对?
赶紧收藏,做好防御!
·
出品|石龙镇融媒体中心
资料来源|石龙镇综治委安全应急统协小组 东莞发布
文|陈嘉欣
图|陈嘉欣 镇应急管理分局 镇城管分局 镇公共服务办 兴龙社区 中山东社区 黄家山村
编辑|陈嘉欣
校对|陈嘉莉
值班编委|林秋江
审发|戴晓东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众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