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8万余名党员冲锋一线护家园

作者 黄鹤林;钱文攀 2025-09-25 20:59

在窗外呼啸的台风声中,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内传来清脆的啼哭,21名“台风宝宝”在风雨交加中诞生。党员干部带头值守、紧急预案提前布置、急诊室夜间灯火通明……这是珠海党员先锋的暖心护航,也是风雨中的坚强堡垒。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考验,珠海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风”而动,全市8000余个党组织迅速响应筑牢战斗堡垒,8万余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

从紧急转移洪湾中心渔港2656名渔民,到各安置点开展暖心服务;从“五停”解除后连夜抢通主干道,到24小时内基本实现“五通”( 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航),党旗始终在防汛防风和灾后重建第一线高高飘扬。

 冲锋在前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不让居民冒险,由我们来想办法!”在超强台风“桦加沙”肆虐珠海的危急时刻,前山街道福石社区工作人员叶卓文主动担当。当荣泰小学庇护所内一位糖尿病患者因药物告急而焦急求助时,一场跨越街道、社区、医疗的爱心接力启动,最终将“救命药”稳稳送到居民手中。

这暖心一幕是珠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的缩影。“桦加沙”台风来临前,珠海部署实施“防风防汛党旗红”行动,从全市储备4600余名党员成立20支“党员应急先锋队”,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迅速启动“双报到”机制,主动对接挂点联系的镇街、村(社区)需求下沉支援。

面对狂风暴雨,珠海高新区迅速开放5个区镇级、18个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党旗在防汛防风一线高高飘扬。

在苏兆征纪念学校安置点,党员志愿者细心腾出“风雨无阻的学习角”,轻声叮嘱孩子们,“有需要随时找我们”;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体育馆,党员社工协助开展的民族手工艺活动,让临时家园暖意融融;而快乐寿星老年公寓内,驻守党员干部昼夜陪护。

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在风暴中稳健运转。“必须确保不漏一船一人!”在洪湾中心渔港,南屏镇党员先锋应急队通过5轮全覆盖排查,安全转移2656人。

从精准安装的挡水板守护沿海小区,到社区党委有序护送居民安全返回,珠海党组织和党员用行动诠释责任,在风雨中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安全防线。

 全力以“复” 

应急抢险队连夜实现“五通”

“‘五停’一解除,我们就投入通宵作业,争取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航!”随着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减弱,珠海各级党组织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灾后重建。

24日晚7时,在“五停”解除前一小时,党旗和“党员先锋队”旗便已在市区主干道清障清淤、街道清扫等一线迎风飘扬。

台风过境后,珠海充分发挥全市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党组织专业人员、技术、装备优势,围绕“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通路”等生命线工程,共4646人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深入一线开展抢通、抢修、抢险各项工作。

在港珠澳大桥1号营地码头,党员干部连夜加固设施35处,清理航道漂浮物1.5吨,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次日清晨,斗门区昭信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美容已带领党员群众清理倒伏树木。油锯声声中,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群众紧随其后清淤泥、运垃圾,形成党群共同复工复产的暖心场景。

同一时间,全市4200名环卫工人、600余台机械车辆全力投入清障,48小时内完成背街小巷清理。在小濠冲村小雅园,救援人员驾驶橡皮艇冒雨转移被困村民,成功化解险情。

民生保障一线见证着党员的担当。海岛供电抢修现场,党员突击队冒雨攀爬电杆更换绝缘子;建筑工地上,担杆镇“复工突击队”手把手指导工人排查安全隐患。

从抢通道路到恢复供水电,从护航开学到保障供应,珠海党员干部正用汗水诠释责任,让党旗在灾后重建一线高高飘扬。经过连夜奋战,直至25日清晨7时,珠海基本实现“五通”,城市又恢复了往常的活力。

采写:南方+记者 黄鹤林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部分源于单位供图)

编辑 刘梓欣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