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广东海洋大学召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服务教育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分组研讨等形式,凝聚思想共识,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绘就学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路径。学校领导,全校中层干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机关党委正科级干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大会。
会议强调,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师生员工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海洋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服务支撑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学校领导分别就各自分管的重点领域作了系统、深入的高质量发展报告。
学校党委书记杨洲以《向海图强,精心谋划,加快广东海洋大学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梳理了学校“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总结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开展情况,阐述了“十五五”时期学校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了服务大局、提高质量、强化治理、加快发展的战略考量,明确了学校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等,强调要强化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全面落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党的建设、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开放办学、育人环境、资源拓展、综合改革等方面实施九大重点任务,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学校党委副书记谭平就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作报告,提出要围绕“海洋强国”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写好高水平海洋大学发展文章。通过实施引领赋能等五大行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工程等九大工程,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师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副校长谭北平围绕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深化改革、聚力赋能,以“汇人才、强队伍、重贡献、突特色”为主线,深入实施二级单位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推进学校人事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聚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副校长宁凌提出要按照需求牵引、分类建设、存量优化、快速迭代、多元评价的建设原则,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实施人才培养创新工程,构建卓越海洋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筑牢立德树人根本。
副校长邓逢光围绕国际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以“标杆伙伴深耕计划”和“国际化指标增量提质计划”为抓手,推进目标管理,形成“目标引领、学校推动、学院主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国际化管理体系。
副校长周昌仕就博士学位点建设高质量发展作报告,提出要把握大势,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博士点培育,加强现有学位点建设,打好全校学位点建设与申报的“联动战”,开创研究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副校长鲁义善聚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出要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要带着问题去产业实践,带回问题深化研究,以问题驱动实现产业与学科双提升,要加大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提升技术创新就绪度,要扶持工程研究和开发研究,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林宇作宣传思想文化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要聚焦培根铸魂、锚定固本培元、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质增效、勇于开题破局,实施“领航、强基、凝心、美育、聚力”五大行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凝聚共识,吹响向海图强奋进号角。杨洲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肩负着支撑服务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光荣使命。要扛起责任、主动作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高质量发展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务实行动。要强化协同、内外联动,凝聚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对外做好“借力”文章,对内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协同落实。要健全机制、强化考核,建立科学的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价系统和反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会议强调,要上下一心、携手奋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勇挑重担、锐意进取的责任感,全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新篇章。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分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进一步深化了对学校发展战略的理解,凝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
撰文:陈淦添 梁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