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天跨三地!十五运跨境赛事实现“无感通关”
7月8日下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东大厦举行主题为“开放共享、携手并进”的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的阶段性成果及未来规划。
作为我国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本次赛事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文化融合与民生普惠,彰显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深度实践。
“1+4”联络机制:三地协同的制度创新
发布会上,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重点介绍了“1+4”常态化联络机制——国家层面设立港澳工作协调部,粤港澳三地建立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四级沟通体系,确保“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通过高密度协商,三地在跨境赛事、口岸通关、食品安全等六大领域达成共识,例如横琴口岸将实现24小时通关,运动员可“半天跨三地”参与赛事,以时速40公里无感通关,亲身感受“极速大湾区”的高效协作。
以“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为例,该赛事将于开幕式前一天(11月8日)举行,赛道全长230公里,串联珠海、澳门、香港三地地标,选手从珠海出发,经澳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往返,最终回到珠海,全程融合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展现大湾区“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双重突破。
观赛贴士!观众赴港澳观赛将设立“绿色通道”
发布会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张志华介绍,对于参赛代表团,组委会在口岸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团进团出”“随到随走”。
张志华表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过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过3000人,是港澳来内地参赛和内地赴港澳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对于持票观众,组委会开通了“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还可“急事急办”,实现“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共享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值得期待的是,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直接“刷脸”通关。
香港特色:地标场馆中的赛事盛宴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严格遵循“简约办赛”原则,没有新建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他表示,去年11月底至今年6月初,香港已完成8个承办项目和2个协办跨境项目的测试赛。为实践绿色办赛,香港没有为全运会兴建新的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包括举行铁人三项的中环海滨和维多利亚港、沙滩排球的维多利亚公园、场地自行车的香港单车馆等。在比赛前后这些场地也会持续开放给市民使用。
同时,香港注重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精彩赛事环境,如中环海滨赛道可让选手饱览维港两岸美景和香港地标。今年3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作为主要会场,已成为香港新地标,将承办七人制橄榄球、击剑、手球及残奥会硬地滚球等项目。两个跨境赛事是本届全运会亮点,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赛和深圳承办的田径马拉松赛已完成测试赛,其路线设计、通关安排等需三地政府密切配合,这种跨地域合作模式能提升大湾区整体竞争力,促进民心交流。“在场地‘开放共享’之余,我们同时着重充分利用香港的特色,打造精彩的比赛环境,希望向全国乃至海外观众展现香港的城市风貌和特色景点。我们希望为从内地和海外来港观赛的观众,带来精彩的体验,亲身感受启德体育园这个世界级场馆的魅力。”他说。
香港单车运动员黄金宝则以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为切入点,呼吁大湾区市民“大胆些”“贪心点”,通过一日游串联香港景点与赛事,感受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他希望,大湾区的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可以参考十五运会的成功经验,举办马拉松、汽车赛等跨境赛事,进一步激活区域活力。“香港能够承办十五运会场地自行车赛,同时协办跨境公路自行车赛,意义重大。希望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市民都来香港为运动健儿打气,感受全运会的气氛,让全国运动会的自行车热潮继续下去。”他说。
澳门赛区:小城办大赛的实践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在发布会上宣布,澳门将承办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乒乓球、3人篮球、5人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排球(女子成年组)和空手道,以及残特奥会2个羽毛球项目,还参与承办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该赛事路线跨越粤港澳三地,是唯一连通三地的项目。
据了解,澳门赛区5至6月已完成5个项目的运行测试,模拟正式流程检验了口岸通关、人员接待等多环节,还进行突发状况演练以提升协作能力。此外,还组织了5000人次志愿者到岗实习,参与了接待、指引到票务、媒体、计时记分系统等工作,也邀请了国内资深专家团队来澳指导。“虽然澳门的面积不大,但是旅游资源和配套十分丰富且多元,我们有信心且真诚邀请全国各地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来澳门展开一场悠然惬意、富有特色、中葡文化交融的旅程,澳门赛区欢迎大家!”潘永权说。
“我有幸在家门口和全运会相遇,对于同时作为澳门居民和运动员的我来说,感到一种‘小城办大赛’的满满自豪感。这证明了澳门具有国家认可的办赛水平和组织接待能力。”谈到“家门口的体育盛会”,澳门武术运动员李祎难掩激动之情,她表示,澳门运动员能与全国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激励本地选手在比赛中突破自我。“我目前是澳门的一名体育老师,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培养出更多武术人才、吸引更多武术爱好者。我将带领学生现场观赛,让年青一代感受体育精神。”
会上,黄明忠还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11月份,请大家到粤港澳大湾区看比赛,品美食!比如,先来广东喝早茶,看游泳比赛,再到香港吃一碗鲜虾云吞面,看击剑比赛,然后到澳门吃几个葡式蛋挞,看乒乓球比赛,最后来广东吃宵夜,吃一碗生滚猪杂粥。”
文图:South记者 李乔新
视频:South记者 区楠英 李乔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