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广东高考成绩放榜,顺德郑裕彤中学高考成绩再攀高峰。成绩背后,是青春在奋斗中闪闪发光。对此,南方+记者采访多名考生,听他们讲述在这场战役中破茧成蝶的心路历程。
关朗键:
热爱生物科学,偶像是袁隆平和施一公
回忆起在高中三年的拼搏,关朗键感触最深的是热爱生物学给他带来的巨大动力。虽然中考入学成绩只有660分,几乎是压线上了郑裕彤中学,但三年后,在学校老师的激励下,他凭借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逆袭。
关朗键。受访者供图
关朗键。受访者供图
“在郑裕彤中学,我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他们不仅给我提供知识,更教导我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自己的光芒。正是有他们的陪伴与勉励,使我拥有了一段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涯。”关朗键说。
高中学习,遇到不少困难,让他坚持的动力来源于对生物科学的憧憬。小时候他有一本比字典还厚的生物百科全书,里面记录了很多不同生物的习性。通过阅读他发现,生物有包罗万象的,是丰富多彩的。同一科,甚至同一种生物,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
后来上了初中,上了高中,通过系统的学习,他越发感悟到生物的魅力: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胞,就蕴藏着一个个体生存发展的关键。
“生物界就像宇宙一样,人类基本探索不到它的边界。这种想法激励了我去探索,去发问,去深究。”关朗键的偶像是袁隆平和施一公,他们勤奋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一直在激励他不断向前。
“从小梦想着去广东最高学府中山大学学习生物,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勉励自己不退缩。”关朗键说。
在课余生活中,关朗键担任不少学生职务,时常负责组织学生活动。而在忙碌的学习中,他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喜欢跑步,踢足球,在晴窗之下和同学一起读书弈棋。高中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如学农、义卖等,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不仅在学生会中担任重要的职位,还被选为校友会会长。
关朗键说:“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我感悟到,对心中梦想的坚持是成长最坚实的基石。感谢母校对我的栽培,也感谢不断努力的自己!”
杜宸宇:
提分的关键是全心全意相信老师
“中考669分,区3000名”这个数字,曾是杜宸宇进入郑裕彤中学的起点。三年后,这个数字被刷新为“年级前十”。高一时在平行班默默蓄力,高二通过“培优辅临”项目实现弱势学科突破,最终跻身创新班并稳居学霸阵营,一条呈45度角攀升的成长曲线,藏着比分数更珍贵的破茧密码。
杜宸宇(左)和老师合影。受访者供图
杜宸宇(左)和老师合影。受访者供图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讲求思路,弄清楚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多问问自己:我的弱势科目还能补几分?优势科目还能提几分?”杜宸宇认为,提前规划好每科的学习目标,对于提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在学习生活中,他非常讲求效率。“以1.5个小时距离,1个小时能完成的任务不要拖到1.5个小时,理想情况是强迫自己50分钟完成,让自己休息10分钟,接着剩余半小时进行有计划地巩固提升。”杜宸宇说,这样一来,同样的时间,不但完成了更多的任务,而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的高效率、高强度的学习习惯。
最后是学习过程中的心态问题,他认为高考前经历的无数次考试只是预热,并不代表着什么,重视考试、重视分数,但要轻视排名,因为校内校外排名证明不了什么,但是考试本身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问题。“不要有太强的功利心,尤其是急于证明自己或者害怕失去现有地位的心态,这是本末倒置的心理。”杜宸宇说。
在师生关系方面,杜宸宇认为,学好某一科的王道就是充分信任该科老师,经常与老师交流,不懂的就要多问,只要知道老师的任教科目,不教自己的老师也可以询问,老师都会很热情很负责任地为你答疑解惑;也不要拘泥于内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老师询问,包括人际、心理、对学校的不适应等问题。
“我非常感谢我高一和高二的英语老师林婷婷。她对学生很认真负责,为人纯粹、积极乐观。我原本英语基础很差,自己也没有信心,但她一直鼓励着我,让我树立起了信心。”杜宸宇说,受众多可爱的老师影响,自己的职业梦想也是从事教师行业。
在课业之外,杜宸宇平日热爱运动,精通网球、羽毛球等多种运动项目,有素描功底、热爱画画,平时还会抽空写作。
“上大学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进学校网球队,在业余组打个好成绩。”杜宸宇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龙培铭:
感谢父母和师长坚定的支持
6月25日,在与父母一起查了成绩后,龙培铭给学校送了一面锦旗。629分的成绩见证了他郑中三年的努力,作为一位从平行班去到创新班的同学,其中的艰辛只有他知道。
龙培铭(左一)和爸爸给学校送上锦旗。 受访者供图
龙培铭(左一)和爸爸给学校送上锦旗。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理科生,龙培铭在学业上不仅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更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善于利用身边资源,通过积极与同学交流探讨、向老师请教,并不断总结所学知识,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在同学们眼中,他好学善思,勤奋踏实。他不仅自己学业优秀,更乐于助人,经常为同学答疑解惑,追求共同进步。学习之余,他热爱体育运动,经常在校园里跑步、打乒乓球,保持身心健康。
在父母眼中他展现出了高度的自律性。父母一直以鼓励的方式激发他的潜能,经常跟他说你还有很大的潜力,并给予他坚定的支持。
“从高中开始我们更多是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全力以赴地支持他。”父亲龙先生也特别感谢学校教师团队的培养:“这么多优秀老师的支持,让他在每一科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份信心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为表达感激之情,龙培铭和家长制作了锦旗,亲自送到学校,以表达学校的培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情。
欧阳均铠:
郑中求学三年,留下美好记忆
入学时,欧阳均铠的中考成绩是顺德区2900名左右,三年后她的高考成绩是全省3000名左右。对于这样的逆袭,她非常感谢郑裕彤中学对她的培养。
欧阳均铠。 受访者供图
欧阳均铠。 受访者供图
总结学习经验,她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认真听课,及时记笔记。其次,有问题应及时询问老师或同学,不要耽搁。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做好“两本”,即笔记本和错题本,考前可选择重做错题。最后,要注意劳逸结合,放平心态,不用绷得太紧。
平日里,欧阳均铠倾向于较为规律、固定的生活,比较“宅”,业余时间喜欢绘画。“虽然画技比较青涩,但完成的时候依旧很有成就感。我的爱好还包括听音乐,在体会其中情感的同时放松身心。” 欧阳均铠说。
郑裕彤中学三年的求学生涯给她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语文老师在走廊上细致的评卷,令我恍然大悟;物理老师对‘人船模型’生动形象的亲身示范,给予我快乐源泉;英语老师课间放的音乐与视频,使我身心放松。更有同学们的陪伴。既有室友睡前在阳台的谈话、‘无厘头’的成语接龙,又有同学间互相分享的零食。回忆起来,都是闪亮的日子。”
采写:南方+记者 蒋晓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