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亿人的选择!广州,接住了

作者 周甫琦;钟冠婷 2025-08-06 06:30

 编者按 

数据的变化,反映着状态的起伏。

广州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近日陆续发布,多项核心指标持续向好,积极因素加速累积。量的增长,根基在于质的提升。这是城市主动作为、深层变革的映照。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广州半年报系列观察,深入解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与深层变革。本篇为第三篇《超1亿人的选择!广州,接住了》。


上半年,广州人气爆棚。上亿次的人来人往,将这里锚定为无数人心中的“心之所向”。

那么,谁来到了广州?

他们是全球出行者。国际枢纽自带流量磁吸,1-6月,广州市客运量累计突破1.63亿人次,搭国际航班来穗的境外人士,增幅尤为亮眼。

他们是旅游消费者。千年商都的多元魅力持续点燃,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1.13亿人次,入境游、赛事游、演艺游亮点纷呈。

他们是就业创业者。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强音,广州以超规格力度广发“英雄帖”,仅半年便吸引38.04万学子成为“城市合伙人”。

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拍摄

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拍摄

持续涌入的人流,是这座城市地位不可撼动的最有力证明。人来了,活力便奔涌而至。这聚合的爆棚人气,正不断夯实广州定力、重塑广州格局、改写广州未来。

南来北往的亿级流量场

上月,广州地铁客流刷新纪录——连续10个工作日单日客流破千万人次。预测显示,暑运期间,工作日千万客流或成常态。

谁在支撑如此巨量?广州地铁分析,稳定的通勤客流是基石,叠加暑期出行热潮与新线开通效应,共同推高总量。

随着初步形成“环形+十字+X形”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目前广州在大湾区运营的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1100公里,全市地铁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迈进千万级水平。

客流即人气,人气即活力。地铁客流常态化破千万,相当于一座特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折射出广州强大的经济活力、消费引力和市场潜力。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作为华南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四通八达、东西交汇,是全国举足轻重的枢纽,便利南来北往的各类人士。

二季度,节假日旅游市场逐步繁荣,全市客运量增速逐步回升。1-6月,广州市客运量累计达16319.16万人,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其中,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003.59万人,同比增长9.2%,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3.9%。

应对持续增长的出行客流,高铁民航各出新招:广州南站始发夜间高铁、南航在行业内首创“一刻登机”服务,一条条重构效率的流动轨迹,以不断创新的客运服务和交通设施,支撑起流动的广州。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机场客运吞吐量全球第一、地铁运营强度全国第一、单个高铁站客流量全国第一……近年来,广州创下多个第一。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货如轮转、人流不息,彰显“流量之城”的本色,也为城市发展注入“初始资源”。

1.13亿游客的选择

“到广州去!”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选。旅游网站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旅游消费报告》显示,上半年广州同时跻身境内热门目的地与自驾游热门目的地TOP3。

1-6月,广州交出亮眼的文旅“成绩单”: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1.13亿人次,同比增长6.3%;文旅消费总额1621.8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入境过夜游客达260.5万人次,同比增长14.4%;入境文旅消费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涛拍摄

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涛拍摄

入境游点燃文旅新引擎。上半年以来,广州文旅推介会密集打卡多个境内外旅游客源地,面对面地向全球游客送上来自广州的邀请函。从邀请全球名士“广州过大年”,到举办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凭借独特的城市魅力、开放的免签政策和创新的文旅服务,广州正成为全球游客的“中国首站”。

赛事游掀起运动新热潮。十五运会开幕式将于11月在广州举办,为此,广州发布了全运之年的50条线路,全市30个场馆陆续实现焕新升级,借十五运会的东风引客入穗,让游客们既能于秀美的山水风光中畅享运动乐趣,又能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体育运动与自然景观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演艺游成为消费新常态。正在举行的2025广州艺术季以“跟着演出去旅行”为口号,展现了文艺创新赋能城市魅力。今年以来,广州创排推出芭蕾舞剧《家园》、话剧《向南,向北》等精品力作,全市审批营业性演出近6万场,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62场,“为一出好戏,奔赴一座城”的热度持续攀升。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国内外游客熙来攘往,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数据佐证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会客厅。

逾38万份青春合约

百万英才汇南粤,号角嘹亮。

在招揽人才这件事上,广州格外醒目。今年,这座一线城市以超规格力度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吸引他们来穗就业创业,成就未来。

6个月时间,广州铺开346场“阳光就业”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释放岗位53.59万个,38.04万学子在此启航。

今年1至4月,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28场次,提供岗位69.93万个,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5万人,领跑全省。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在暨南大学,“百万英才汇南粤”“羊城邀约”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聘会暨“青春飞扬”广州台湾青年月活动,共吸引150家名企参会,提供岗位超过3000个;在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综合专场”汇聚105家名企,带来2523个金融科技、数据分析岗位;广州医科大学两场医疗卫生专场释放超6000个岗位,覆盖从三甲医院临床岗位到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等职位。

跃动的数字背后,是一座城市以最大诚意释放的岗位洪流。今年,广州举全市之力保就业,全年将举办各类招聘会超1000场,组织“十城百校千企”赴省外高校招聘会超30场,并在7月至8月集中开展线上线下30多场专场招聘会。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广州更为天下英才送上诚意“见面礼”:推出“四高四无忧”政策包,在就业补贴、创业扶持、人才待遇和培养资助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高额度支持;在落户、安居、子女教育、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多重“无忧”保障。

发展底蕴深、创新环境好、就业空间广、生活品质高……广大学子和天下英才正奔赴广州读书深造、干事创业,托付青春与梦想。

“人潮汹涌”的背后,是人们对广州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向往度与赞誉度的真实写照。这正是广州不可限量的潜力,也是“再造新广州”的底气所在

更多阅读:

出海!商都的一场新远征

广州制造业的长跑突围,“拐点”来了

策划:龚晶

统筹:陈思勤 柳时强

采写:南方+记者 周甫琦

设计:钟冠婷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