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卫生,潮州市人民医院两案例入选省首批应用场景榜单

作者 许钰敏 2025-08-07 23:09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公布第一批289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潮州市人民医院2个案例上榜。

随着医疗信息化发展,智慧医院成为医院综合实力重要指标,涵盖智能诊断、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据悉,潮州市人民医院积极申报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成功入选,展现了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居民就医体验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该院在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入选案例一】

头颈CTA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核心,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全流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生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潮州市人民医院于2024年引进的AI头颈CTA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助力放射科提效赋能,推动医院智能化建设。

该系统运用U-Net深度学习和自动重建技术,通过标注影像数据训练模型,精准识别病变特征。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头颈血管CTA影像进行3D重建和异常自动识别,并将结果推送至PACS系统,支持一键截图和归档。医生阅片时,系统自动生成辅助报告,经医生审核后发布。

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系统辅助处理743例头颈CTA,单例重建时间缩短20分钟,效率提升66.7%。此外,系统还具备智能存储和随访功能,分析1.7万例胸部平扫数据,单例处理时间减少10分钟。

【入选案例二】

静脉血栓栓塞症智能防治系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传统防治手段存在效率低、易遗漏等问题,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VTE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潮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引进的VTE防治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VTE风险的精准评估、早期预警和个性化预防,提升防治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预后。

该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多个评分模型,自动解析病历数据,计算VTE风险等级并实时更新。为医生智能自动生成预防方案,监控指标预警,提升诊疗效率。根据风险等级,自动生成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等方案,并实时监测出血风险,动态调整抗凝策略。

截至2025年5月,系统已为8.3万例患者提供服务,智能VTE评估准确率99.2%,其中8万例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评估,准确率95.7%。

南方+记者 许钰敏

通讯员 杨江海 吴乐怡

编辑 余丹萍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