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波下窑火不熄,潮州陶瓷依然很“能打”

作者 黄品 2025-08-07 08:05

在潮安区某日用陶瓷厂房,尽管正值行业淡季,但隧道窑仍然昼夜不停运作,生产的陶瓷杯持续供应全球各地。企业负责人卢先生表示,自年初关税摩擦开始,外贸订单有所减少,但他们及时调整了策略,将影响降至最低。“我们的销售策略比较灵活,后续通过扩展其他市场渠道,基本可以弥补这一缺口。”

隧道窑外,等待被烧制的日用瓷。黄品 摄

隧道窑外,等待被烧制的日用瓷。黄品 摄

上半年,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首当其冲的是传统出口型企业。在此背景下,潮州出口增长虽有所放缓,但仍能保持在5.9%的增速,反映出传统产业的韧性仍在。

“日用品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情绪价值,这样才能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参加完7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后,卢先生对潮州日用陶瓷的艺术化趋势深有体会。他认为,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开发,潮州仍在引领陶瓷行业的潮流。

尽管传统渠道面临挑战,从业人员还是表现出足够的信心,“潮州瓷依旧很‘能打’,只要找对方向,就不怕市场的风云变幻。”卢先生说。

潮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6月,潮州市出口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潮州市出口10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其中,陶瓷产品出口达50.1亿元,占出口比重接近一半,增长6.9%。

南方+记者 黄品

编辑 余丹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