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佛山具体怎么干?

作者 黄艳姿;邱日华;杨馥铫;梁彩敏 2025-08-26 17:02

佛山疫情转为常态化防控后,具体防控工作如何开展?8月26日下午,佛山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韩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曹俊烨就媒体和社会关心的问题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记者:请进一步介绍佛山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和接下来的防控注意事项。

韩轲:自7月8日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以来,在国家和省工作组指导下,佛山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坚,病例数持续下降,连续9天新增报告病例数维持在50例以下;病人有效救治,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蚊媒孳生地有效清除,绝大部分涉疫村居的蚊媒密度明显降低,传播链有效阻断。专家们根据当前疫情态势综合评估,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已达到低水平散发状态。

00:57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佛山怎么做?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且每年9月至10月是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因此,佛山的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有丝毫放松,下一步,佛山继续动员政府、部门、单位和群众落实“四方责任”,共同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继续强化各级政府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精准调度,以村(社区)为单位,分类施策,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序落地,持续巩固当前防控成效。

二是继续落实好部门防控职责。继续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的原则,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化联防联控,重点关注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城中村闲置屋、闲置地、天台露台、户外冷巷等重点部位孳生地,定期开展以孳生地清理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环境卫生整治。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宣贯工作,让有关部门、单位及个人知晓法定责任;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指导行业单位履行好卫生环境清理职责,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追责。

三是继续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好疫情防控责任,做好本单位人员健康监测,加强办公场所环境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员工对蚊媒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

四是继续倡导广大市民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继续做好家庭环境卫生清理,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外出时加强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立即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记者:接下来佛山要开展常态化的爱国卫生运动,请问爱国卫生运动对基孔肯雅热疫情后续防控有什么作用?

曹俊烨:在蚊媒传染病防控中,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佛山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得蚊虫极易孳生。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能够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聚焦背街冷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建筑工地、空置房屋、闲置地块、园林苗圃、工业园区等区域,系统性清除积水容器、清理垃圾杂物、规范绿植管理,从根源上破坏蚊虫的生存繁殖条件,直接降低蚊媒密度,切断传播链条,为疫情防控筑牢第一道物理屏障。

二是培养健康的卫生习惯。爱国卫生运动能够大幅提升群众的健康文明素质,显著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我们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1130”防蚊灭蚊行动,长久营造整洁卫生的宜居环境,有效阻断蚊虫孳生链条。

三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普宣传,引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清积水、勤打扫”,外出时做好防蚊措施,如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喷涂驱蚊剂;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尽量避免在蚊虫活跃的早晚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从而直接减少被叮咬的次数;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强个体免疫力,从“减少暴露”和“增强抵抗”两方面降低感染风险,构建起个体健康的“主动防线”。

记者:基孔肯雅热疫情对防蚊灭蚊提出更高要求,佛山接下来如何推动企业、社区、市民等全社会力量协同发力,让爱卫传统在新时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曹俊烨:当前,随着佛山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对外合作日益深化,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叠加台风、高温等气候因素,蚊媒传染病防控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宝贵经验,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展现出强大效能。这次疫情处置实践再次证明,做好做实爱国卫生运动,能够快速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01:08

做好做实爱国卫生运动,佛山将深化常态治理机制

为此,佛山将以更高标准推动全社会协同发力,让爱卫传统在新时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建强四级联动防控网络。市级层面统筹制定科学防控方案,推动住建、卫健、城管等部门聚焦建筑工地、公园绿地、农贸市场等蚊虫孳生重点区域,建立动态清理、定期督导机制。区级层面结合区域特点细化措施,针对城中村等薄弱区域组建“消杀突击队”,将排水系统升级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从源头消除积水隐患。镇街层面落实“分片包干”,党员干部带头,联合企业负责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建防控责任小组,实现孳生地排查全覆盖。村居层面激活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的意识,将蚊虫孳生地清理和环境卫生整治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让“人人都是防控员”理念扎根村居。

二是深化常态治理机制。每年4月“爱国卫生月”期间,全市统一开展“清积水、灭蚊虫”攻坚行动,提前遏制蚊虫活跃势头;每月由各区牵头,聚焦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河道两旁等薄弱区域,集中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每周由镇街组织督促村居,以及本辖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同时,根据蚊媒密度和疫情情况,动态调整爱国卫生运动的策略和频次,确保治理效能最大化。

三是推动全民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在于群众自觉。在此,再次号召全体市民行动起来,每个家庭、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学校、商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参与“1130”防蚊灭蚊行动,每天上下班花1分钟清理周边积水,每周开展1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家庭成员每天共同用3分钟排查室内外积水角落,全社会携手打造“无蚊”健康场所,让“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整理:黄艳姿

视频文案:邱日华

拍摄:杨馥铫

剪辑:梁彩敏 杨馥铫

相关阅读

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佛山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