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上向好,产业向新向优|2025惠州半年观察

作者 马发洲;梁维春 2025-07-25 08:09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报道

近日,惠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惠州经济运行简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910.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87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0.57亿元,增长2.3%。

从“半年稳”迈向“全年好”,惠州有信心、有底气。当前,惠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经济向上向好发展势头,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大盘稳

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惠州共计有4家企业上榜,包括TCL科技、TCL实业、亿纬锂能、德赛西威,均是制造业企业。

这是惠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一个侧影。作为“万亿工业大市”,惠州去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5万亿元。当前,惠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经济向上向好背后,工业持续发挥着顶梁柱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长15.7%;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5.4%,其中石化产业增长4.5%、能源产业增长6.9%、新材料制造业增长6.4%;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13.6%。

围绕“全球石化产业高地”的战略定位,惠州瞄准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领域拓展产业链,加快推动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今年1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聚碳酸酯项目完成最终投资决策,总投资约573亿元的两大项目正式开启全面建设;6月,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二期3号机组开工动员会召开。

当前,惠州正在建设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推动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加快建设,推进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加快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等项目建设,构建绿色算力集群,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产业与应用提供算力支撑。

今年以来,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数据显示,规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1.8%、42.5%。

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之基、民生之本。上半年,惠州市农林牧渔业产值235.95亿元,同比增长4.4%。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0%,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0.1%,茶叶产量增长7.3%。

活力足

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9%

今年4月,“大图荣耀”号从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启航,驶向越南海防港,标志着外贸进出口航线“惠州—海防”国际航班正式开通。该航线主要为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服务,货物从惠州港出发仅需2天即可抵达海防港,通过“港到港”无缝衔接与“门到门”物流网络,全程5天内可实现货物交付。

开放是惠州经济的特色。作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的惠州,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979.88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111.09亿元,增长6.8%;进口总额868.79亿元,增长6.9%。

图片来源于华贸天地。

图片来源于华贸天地。

向内看,惠州的消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线下商圈、景点人气汇聚,“烟火气”越来越旺,成为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65亿元,增长5.5%。按消费形态分,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长5.6%,餐饮收入增长4.9%。


自去年以来,以旧换新的消费品不断扩围,场景和服务持续拓展,进一步激发了消费需求。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258.1%、145.0%、46.3%;新能源汽车增长16.3%。同时,线上消费持续释放潜力,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49.0%。

消费新动能持续拓展的同时,产业新动能也在不断壮大。惠州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产业链,做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行业。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4%。

当前,惠州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1元,增长4.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2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3元,增长6.2%。

一个个新鲜出炉的数据,从不同维度勾勒出惠州经济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轨迹。当前,惠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持续巩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破浪前行。

采写:南方+记者 马发洲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单位)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