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优化营商环境 精耕产业沃土

作者 胡百卉;何俊 2025-07-25 06:31


盛夏时节,宝安的“产业圈”愈发火热。

前有“年轻”企业乘风破浪:影石创新成功登陆科创板,卧安机器人冲刺AI家庭具身机器人第一股。最新出炉的2024年中国“独角兽”榜单上,宝安7家企业入围,数量占全市1/6;深圳每3家瞪羚企业中,就有一家来自宝安。

后有资深“大佬”持续发力:兆威机电发布新一代仿生灵巧手,立讯精密筹划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华为云具身智能产业联合创新中心“落子”大铲湾。

在这片产业密林里,还生长着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74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机蓬勃的发展活力背后,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不可或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环境滋养一方企业。今年以来,宝安区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企业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暖企助企的实际行动,以“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专心研发、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童艳龙/摄

童艳龙/摄

“点对点”纾困解难

宝安拥有商事主体超过95万户,数以万计的企业在不同领域茁壮成长,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提出的诉求也千差万别。如何让惠企服务帮到“点子”上,暖进“心坎”里?

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所需是关键一环。宝安区采取“点线结合”方式,打造“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包括一张责任包干服务网络、一套闭环工作机制、一个企业服务平台,全区处级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企业,点对点为企业纾困解难。

当企业为融资渠道发愁时,街道党员干部化身“企服专员”精准搭桥;当企业面临降本增效压力时,街道引导股份公司为20家重点企业减免租金近千万元……在沙井街道,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对约1600家“四上”企业和国高企业实行挂点服务,走访解决企业诉求超150宗。

在石岩街道上屋社区,一支由10名党员骨干组成的“企服先锋队”穿梭于园区楼宇。当华夏磁电子公司因购置智能化设备面临资金压力时,先锋队精准匹配市、区两级技改补贴政策,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从足迹到指尖,从上门服务到“不见面”审批,数字化、智慧化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注入“关键变量”。

宝安区不断完善升级亲清政企服务平台(虚拟园区),在数字空间建立“企业画像”,让政策精准匹配,政企线上“直连”;创新推出AI虚拟数字人“企业服务店小二”,提供全天候智慧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全要素”成长扶持

企业成长需要技术、资本、市场的多维支撑。宝安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要素供应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让企业成长无忧。

技术匹配打通产学研堵点。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启动“科创宝安·技术荟——技术我来配”活动,打造“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打通“技术-资本-产业”协同链路,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果力智能在“科创宝安”系列活动上收获颇丰。“不仅帮我们找到了关键资源,更串联起了整个链条的伙伴,大家一起攻关,感觉不是单打独斗。”果力智能创始人刘阳评价道。

空间配给提供梦想“落脚点”。面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前沿产业领域推出“零租”空间,入驻企业最高可享2年免租优惠;打造2.15万平方米“无忧空间”、666个“梦想卡座”,入驻的初创团队可享3-12个月免租优惠。

金融活水滋养发展“增长点”。构建“政府资金撬动+引导基金聚势+子基金群协同”的全周期资本赋能体系,明确“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战略。宝安引导基金直接投资区内企业超百家次,其中5家成功上市。宝安“金融超市”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信用类贷款产品,为企业发展破解“融资难”送去“及时雨”。

更为重要的是,宝安提出“场景为王”,以整座城区为“试验场”,助力先进技术走出“实验室”,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秀提供广阔舞台。今年开始,宝安将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聚焦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三大领域打造标杆示范,以场景赋能未来。

“定制化”精准助力

宝安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确保共性服务内容对所有企业全覆盖的基础上,对重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精准灵活的服务。

众多中小微企业是宝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本盘”。宝安区成立“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和“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区的“1+10+N”三级服务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目前,10个街道分中心已全部建成,接下来将建设园区和社区试点,推动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

针对上市企业“军团”,宝安采取“梯度培育”方式,构建“专精特新-新三板-上市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通过精准政策辅导、全周期服务对接,加速推进在审及辅导企业上市,不断壮大积蓄后备力量。

聚焦“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宝安多渠道挖掘潜力企业,建立了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培育库,目前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库企业达200余家。

此外,围绕近期外贸企业“出海承压、内需乏力”的双重挑战,宝安区商务局打出“平台赋能+政策护航”组合拳。对外,支持企业拓展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内,推动外贸企业借助京东、天猫平台转内销,常态化开设“宝安外贸优品专区”,助力外贸企业稳定销售规模。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发展环境优、服务实效好、企业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宝安成为企业成长的乐土、产业经济的热土。2024年宝安获评“营商环境年度城区”,全国唯一;位居“中国创新百强区”全国第二、“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全国第四。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宝安将不断完善服务机制,精准高效做好服务,为企业扎根宝安发展壮大创造更好条件,促进企业和宝安双向奔赴、共赢发展。

撰文:胡百卉

摄影:何俊(除标注外)

统筹:崔洁

编辑 孙梦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