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缺乏专业指导的乡镇小学毽球队,以省赛八强的战绩刷新粤北乡镇小学历史;一支少年国旗护卫队,搭起大思政课的新载体……
在东莞理工学院“双百行动”持续赋能下,地处粤北的新丰县马头镇中心小学正书写着乡村教育的精彩蝶变。
毽球进阶:从“零进攻”到“战术执行”
“以前拿到球只会慌慌张张回球,哪里敢想‘踩球进攻’。”马头镇中心小学毽球队队员的回忆,道尽了球队训练初期的青涩。
“双百行动”中,东莞理工学院发展马头镇中心小学为教育集团成员校,发挥高校专业、人才等优势,并组织优质社会资源下沉服务该校。
2024年5月以来,东莞理工学院特邀毽球世界冠军齐彬团队赴该校强化训练毽球队多次,在2024年广东省大中小学生毽球锦标赛中迎来回报:面对全省60支强队,这支山区乡镇小学毽球队在决胜局1:9落后的绝境中,凭借日常训练打磨的默契与韧性,连追8分实现逆转,最终以团体总分第八名的成绩,创下粤北地区乡镇小学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最佳战绩。
良好的成绩更坚定了马头镇中心小学打造体育教育特色的信心,东莞理工学院也给予鼓励、指导与支持。
2025年春季开学以来,东莞理工学院帮助引入专业力量到马头镇中心小学开展常态化训练,从基础踢法到战术配合,从体能强化到心理素质训练等。如今,毽球在马头镇中心小学已从“兴趣活动”升级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覆盖全校600多名学生,成为山区孩子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成长阶梯”。
少年国护队:开展大思政课的“马小实践”
大思政课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大学思政教育资源精准惠及乡村小学?
东莞理工学院创新载体——在马头镇中心小学创设并指导培育“马小少年说·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由东莞理工学院国旗护卫队骨干担任“思政助教”,手把手指导组建“马小少年国旗护卫队”。
2024年6月,东莞理工学院组织国护队与马头镇中心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结对共建并前往展演。当年暑期,东莞理工学院国护队13名骨干进驻马头镇中心小学为少年国护队集训。
从军姿定型需要保持3分钟不晃动的基础规范,到展旗时手臂要划出45度弧线的细节指导,大学国护队队员将高校训练体系转化为“小学版”课程模块,既保留标准又融入童趣,实现“大学规范”与“小学情感启蒙”的无缝衔接。
2024年10月,马头镇中心小学少年国旗护卫队在韶关市中小学“展爱国情怀,守祖国荣光”展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现在,马头镇中心小学每周一的“马小少年说·国旗下的讲话”固定进行,在少年国护队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小学生们轮流讲述革命故事、分享校园观察等,不断厚植爱国情怀。
资源下沉:持续打造乡村教育样板
2025年7月9日至11日,东莞理工学院再次派出毽球冠军团队、国旗护卫队骨干进驻马头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集训。毽球场上,冠军示范高难度动作;升旗台前,大学队员指导小学生队列编排。这是东莞理工学院“双百行动”持续推动人才、服务等资源下沉的缩影。
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累计向马头镇中心小学投入近50万元,覆盖师资培训、科创室建设、教学设备、技术服务、艺体特色培育、博士送教等领域,让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也能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浸润。
“我们通过思政教育、艺体特色培育、科学教育等多维联动,在马头镇中心小学打造乡村教育示范样板,助推县域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东莞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双百行动”校地合作,让山里娃能在特色教育中收获成长。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陈诚 肖锦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