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出肺结节别怕!挂一次号,多学科专家帮你解“结”
“医生,我体检时发现了一个肺结节,是不是肿瘤?需要手术切除吗?”在云浮市人民医院肺结节MDT(多学科)门诊,不少患者在体检中查出有肺结节,带着许多疑惑前来就诊。
云浮市人民医院肺结节MDT门诊于2024年10月成立,汇聚心胸外科、肿瘤科、全科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资深专家。患者只需挂一次号,就能见到多个相关专科的专家团队,节省时间和精力。
“肺结节MDT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精准协同’的转变,最终目标是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合理的诊疗方案,平衡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云浮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刘艳秀说。
多学科协作
最短时间制定最佳方案
65岁的张先生在体检中查出左上肺有一个不到6毫米的结节。由于结节直径较小,从形态上看并无明显恶性征象,且患者没有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医生建议他三到六个月后复查胸部CT,监测其变化。
六个月后,张先生在肺部CT随访中,发现左上肺实性结节竟长到了8mm×12mm,这让他非常担忧,于是便挂了云浮市人民医院肺结节MDT门诊的号。
“你的肺结节几乎呈倍增长,且结节形状不规整,伴有胸膜凹陷和分叶、毛刺,恶性几率比较大。”结合肺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该院医学影像科专家立刻给出了建议。
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有长期吸烟史,再结合影像特点,肿瘤科专家同样认为患者的肺部结节不排除恶性可能,胸外科专家建议通过手术进行确诊。
随后,结合全科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建议,经过MDT专家组的判定,一致认为择期为患者实行胸外科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张先生接受了肺结节切除手术,病理提示早期原位腺癌。
由于分期较早,所以术后也不需要化疗,张先生半个月后就出院了。这样的处理结果,除了他的一块心病。
刘艳秀提醒,许多结节的良恶性并不能仅凭单次影像学结果来判断,尤其是直径小于5mm的微小结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随访过程,通过间隔一定时间的CT影像动态变化来评估结节的性质,并据此调整随访策略。
超90%的肺结节为良性
无需手术治疗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CT或X光检查中发现的、直径不超过30毫米的圆形或类圆形局灶性病变,可以是实性、部分实性或磨玻璃样。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专家之间沟通配合,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并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许多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肺结节’一词后,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发现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绝大多数肺结节属于良性结节,只需定期随访,无需立即治疗。”刘艳秀说。
什么样的结节才需要手术治疗?云浮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彭木开指出,只有在CT影像高度怀疑,并经专科医生评估后,肺结节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即使是需要手术切除的疑似肿瘤性肺结节,大多数也属于原位癌或微浸润癌,它们通常局限于原位,很少发生远处转移。”彭木开说。
医生提醒,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肺结节的管理至关重要。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定期随访,可以显著降低风险。
●健康知多D
1.胸部CT怎么看?
低危提示:如“微小结节(<5mm)”“钙化”“边界光滑”“长期无变化”,通常良性可能性大。
需警惕特征:如“磨玻璃结节(GGN)”“分叶状”“毛刺征”“实性成分增多”“增大”等,需进一步评估。
2.肺结节就是肺癌吗?
发现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超过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如炎症、结核、纤维瘢痕、肺内淋巴结等。其中,吸烟人群的肺结节恶性概率约为10%-20%,非吸烟人群则更低(2%-5%)。从大小来看,小于5mm结节的恶性概率低于1%,8mm以上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约为10%-20%。
3.什么样的结节需要引起注意?
肺结节是否需要警惕,取决于“影像特征+临床风险”的综合评估。即使怀疑恶性,早期肺癌(如IA期)通过手术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一旦发现肺结节,建议保存好CT资料,定期随访,由呼吸科、全科医学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医生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4.哪些是肺癌高危人群?
我国肺癌高危人群为年龄超40岁,且有下列任何一项危险因素:
①吸烟史(尤其≥20包年,即每天1包×20年);
②曾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直系亲属家族史);
③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氡气、重金属接触史);
④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曾患肺结核者。
推荐每年采用胸部低剂量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5.如何应对结节?
为对肺结节患者进行精准管理,特别将肺结节中最大径≤5mm定义为微小结节、最大径5-10mm 定义为小结节。结节大小与恶性概率明显相关。
微小结节可由基层医院医生随访管理;小结节可由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医生管理;10-30mm的肺结节则应尽早诊治。
6.肺结节会自己消失吗?
会消失的结节:多为感染性或一过性病变。
不消失的结节:需区分良性稳定结节(如钙化)和潜在恶性结节(需干预)。
随访是关键,动态复查胸部CT,切勿因结节暂时未消失而过度焦虑,也勿忽视高危结节的监测。
7.如何预防肺结节?
可预防的肺结节:主要与吸烟、感染、污染相关,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可降低风险。
不可预防的结节:部分遗传或随机突变导致的结节无法完全避免,但早筛可早期干预。
戒烟、防污染、增强免疫、定期筛查,是保护肺部健康的关键组合措施。
文字: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云医轩
视频:云浮市人民医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