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台风“韦帕”持续逼近广东,珠江三角洲迎来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和市县阵风达15级。
在珠海,一场台风防御的硬仗、大仗早已经打响。19日13时30分,珠海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风Ⅱ级应急响应,20日3时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20日3时起全市范围实行“五停”。
争分夺秒转移群众,救援力量靠前集结,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全市各区各部门迅速响应,将防御台风“韦帕”作为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抓紧抓实,推动各项防御措施落地落实落到位,把防御台风的防线筑牢到“最后一公里”。
绸缪 ,以防万一
台风“韦帕”中心持续逼近珠海东偏南方位,珠海位于抗击台风第一线。“韦帕”卷携暴雨和风暴潮来袭,20日3时起全市范围实行“五停”。
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台风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要求,珠海市密集召开调度会议对各项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19日下午,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陈勇,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泽桐持续开展一线检查督导;20日,市主要领导全天在市三防指挥部现场坐镇靠前指挥,其他市领导下沉到各区分片督导,全面开展抗击台风工作。
台风来临前,全市在册免休作业渔船338艘、港澳流动渔船130艘和乡镇生计船906艘全部回港避风,241名渔排人员全部上岸避险,6个海洋牧场23名作业人员全部撤离,16个滨海景区(含海滨浴场)全部关闭。截至20日上午9时,全市累计转移临险人员64799人。
截至20日上午9时,珠海市810个在建工地已全部停工,全市累计投入巡查人员2839人次,排查积水风险点位83处次,地质灾害风险点118册次;修剪树木共计5186株,对有倒伏风险的树木和新植树木进行抗风加固共计18135株。
下沉,赋能基层
与狂风竞速、同暴雨赛跑,珠海市区各级力量全力出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面织密台风防御“安全网”。
“台风天千万别出门,门窗一定要关牢。”20日上午,香洲区翠香街道新村社区发动小区应急队员、睦邻志愿者,敲响了小区独居孤寡老人的家门。
他们仔细叮嘱老人关好门窗,临走前,志愿者不忘将社区联系电话留给老人,并反复交代:“有什么需要,随时打电话。”
在珠海市金湾区,网格员和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对辖区商铺开展拉网式巡查,穿梭于街头巷尾,逐户检查商铺关停情况。通过“一对一”劝导、动态跟踪等方式,确保所有非必要营业场所立即停止活动,并督促人员转移至安全场所避风。
“收到全市‘五停’指令后,我们分片包干巡街,一旦发现有商铺正在经营,我们会第一时间去进行劝离,直至跟进到让他到达安全区域为止。”金湾区金海岸社区党委书记吴光庭说。
在珠海斗门,全面放开的灾害庇护中心持续接收临险建筑工地人员,现场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水、席子、毛毯、方便面、饼干等物资。庇护所外狂风暴雨,庇护所内暖流涌动。
在珠海高新区,唐家镇工作人员在台风前迅速行动,组织力量迅速对辖区内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的临险区域,第一时间将受影响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安置点,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集结,社会同心
随着台风“韦帕”逼近,各方抢险救援力量已闻风而动、火速集结。
19日晚23点,珠海高新区唐家古镇运营团队连夜主动对山房路沿街容易侵水的13家商铺,放置防洪挡板、防水布和堆放沙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日上午,斗门区井岸镇南湾村两委、志愿者逐户“扫村”,劝离独居老人,二十分钟后成功将年迈阿婆搀扶至村委会;同时拦下积水嬉闹孩童,督促返家避险。
随后,工作人员巡查至新青二路桥底,发现一名蜷缩在角落的流浪男子,工作人员立即用自家摩托车将其安全送至社区庇护点,并递上矿泉水和热泡面。
为避免台风升级带来的强降雨导致水浸,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唐乐社区在易涝点梁氏大宗祠提前准备应急皮艇,以备转移临险群众;在南水镇到大箕湾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劝导留守养殖户撤离,劝离临险人员7人。
针对在岛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万山区桂山镇展防台风关怀行动,通过电话逐一慰问提醒30人。过程中发现有一名群众电话未接通,立即组织人员上门核查,确认系手机接触不良导致通讯中断,现场协助修复手机并对其进行防台风安全提示。
20日中午,在县道584白蕉镇孖湾村段,大树被台风吹倒后横在路中间,双向交通瞬间堵死。在镇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下,附近村民自发前来并肩抢险。很快倒树被锯断拖离,道路恢复畅通。
在珠海台风天中,这样的暖心“逆行者”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群众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在赶回岗位值班抗台风的路上被吹倒的大树堵住了路。警车很快赶到,大家默契地让道、掉头、排好队。警车开路带我们从隔壁道路逆行上桥,一直护送到桥头才停,附近还停着应急救援车,那一刻,被守护的力量格外真切。路上,警车不断——总有一群人在逆行。”
采写:南方+记者 黄鹤林
海报:蔡如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