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门市兰花食品有限公司,浓郁而醇厚的酱香扑面而来。整齐排列的晒池,静静地伫立在阳光下,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传承。
“兰花”商标自1960年诞生以来,一直被广泛认可并沿用至今,而制作酱油的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从那时起,一代代工匠用匠心和智慧,将传统酿造工艺传承至今。他们的酱油产品以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广泛赞誉,旗下产品荣获众多奖项,包括国家和省级的优质产品称号,以及国际博览会的银奖等。
兰花全系列产品。
兰花全系列产品。
2024年,“兰花酱油酿制技艺”列入江门市第十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兰花酱油酿制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肯定。每一滴兰花酱油,都承载着江门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传承,也承载着无数江门人童年的记忆与家乡的味道。
百年酱香的传承
在1913年的江门河畔,珍益、两益等酱园如同珍珠般点缀在河岸,它们以传统的瓦缸发酵和露天晒制技艺,经过长达120天的精心酿造,生产出醇厚鲜美的生抽。
时间流转至1924年,兰花酱油酿制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创立了“南益酱园”,他们自培曲种,天然生晒,坚持传统古法酿制,将这份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到了1949年,南益酱园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工艺,成为江门酱园行业四强之一,成为传统酱艺的典范。
原酱园的后人或工人纷纷参与果酱厂的生产环节,在查看曲料发酵状况。
原酱园的后人或工人纷纷参与果酱厂的生产环节,在查看曲料发酵状况。
1956年前后,随着江门市轻纺行业实现公私合营,24家私人酱园合营成立“江门市酱园商店”。1958年,酱园商店转归工业系统,更名为“江门市果酱厂”。1960年,果酱厂注册“兰花”品牌商标,标志着品牌化发展之路的开启。
1956年,24家酱园店公私合营后组建成江门果酱厂,旧址在江门市江海区江南路与胜利大桥交叉口南150米。
1956年,24家酱园店公私合营后组建成江门果酱厂,旧址在江门市江海区江南路与胜利大桥交叉口南150米。
1962至1963年间,果酱厂创新研发的“草菇老抽”品牌酱油问世,首任厂长赵南更是在参加全国工业交通企业财贸工作会议时,与国家主要领导人合影留念。这不仅是对个人荣誉的认可,更是对兰花酱油品质的肯定。
1968至1970年间,果酱厂成功试制出的“固体酱油”受到了军工厂和国家商业部的重视,该成果荣获中国商业部奖章。1974至1979年间,经过多次试验,酱园店成功试制味精样品,“兰花牌味精”在全省行业检查中荣获第二名,这标志着兰花食品在调味品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1982至1983年,“江门市果酱厂”更名为“江门市味精食品厂”,“兰花牌”味精获评全国工业部和广东省优秀产品称号。20世纪80年代末,“兰花牌”的“拳头产品”草菇老抽和金标生抽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7年,“兰花牌”一品鲜酱油获省轻纺工业优秀新产品奖创新奖,成为行业标杆。
原味精厂酱油生产场景。
原味精厂酱油生产场景。
直到2004年,“江门市兰花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企业也从国营体制成功转型为民营企业,续写百年技艺新篇章。第三代传承人拓展销售渠道、深耕工艺,使“兰花”酱油销量从2000万元增至1亿元,推动品牌迈上新台阶。
从1913年的江门河畔到2024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兰花食品有限公司以其百年的酿造技艺和匠心精神,书写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成为调味品行业的璀璨明星。
古法酿造的坚守
“兰花酱油的制作过程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技术,整套流程可分为五大关键环节:制曲管理、晒制酿造管理、半成品搭配、成品精制、产品包装,每一环节都凝聚着几代匠人的智慧结晶。”江门市兰花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兰花食品至今仍坚持传统的小缸、小池发酵酿造工艺。
兰花食品至今仍坚持传统的小缸、小池发酵酿造工艺。
制曲管理是酱油酿造的第一步,制曲环节决定了产品的基底风味。兰花食品坚守特有的制曲环境,精选优质原料,通过精准控制温湿度,培育出理想的曲种,形成微生物群落,为后续发酵奠定基础。
兰花食品一直坚持传统的古法晒制。工厂内建立了近百个晒池,将优质的黄豆与水源相结合,用经过精心挑选的曲种进行发酵。这些晒池不仅是酱油酿造的核心区域,更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的完美结合。在晒制过程中,兰花食品的工匠们会定期检查酱油的发酵情况,通过观察色泽、闻香、品尝等方法,来判断酱油的成熟度。在阳光与时间的共同作用下,酱醅逐渐转化出丰富的风味物质。
兰花食品一直坚持传统的古法晒制。 南方+ 张泳渝 拍摄
兰花食品一直坚持传统的古法晒制。 南方+ 张泳渝 拍摄
完成晒制后,匠人会将不同批次、不同发酵程度的半成品酱油按照秘传比例进行调配,这是形成兰花酱油独特风味的关键步骤,也是企业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随后,产品进入成品精制环节,经过滤、灭菌等工序,确保酱油品质稳定。最后,产品经过包装进入市场,成为消费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至今仍坚持传统的小缸、小池发酵酿造工艺。
至今仍坚持传统的小缸、小池发酵酿造工艺。
这种传统的古法晒制不仅保留了酱油的原始风味,更赋予了兰花酱油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每一滴酱油都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也是对消费者承诺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兰花食品有限公司不仅传承了百年的酿造技艺,也为现代消费者带来了健康、美味的调味品。
值得一提的是,兰花食品对品质的不懈追求,率先创制出了“一品鲜”高端酱油。“一品鲜”酱油作为一种特级酿造酱油,与普通酱油相比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使得鲜味更加突出,还特别适合高温烹饪,激发出独特的酱香味。
让小池发酵,在区块链溯源技术中传承得更透明;让延续百年的酱香,在减盐不减味的健康升级中飘得更深远;让斑驳的老酱缸,在沉浸式文旅体验中讲出更动人的侨乡故事。
如今,兰花不仅走进全国18个省份100多座城市,年销售突破980万瓶——每一“兰花”都是行走的侨乡文化名片,每一滴酱油都成为连接五湖四海的“侨味纽带”。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我们既是古法匠艺的守护者,更是美味革命的开拓者。”江门市兰花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兰花酱油从厨房的调味瓶,升级为中国味道的传译官、侨乡文化的扩音器。”
南方+记者 张泳渝 通讯员 林瑞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