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20岁,她不幸患癌离世!医生提醒:这种病正趋于年轻化→

健康广东 2025-07-30 17:30

近日

抗癌博主“闪闪发光的雯仔”的家人

在其账号上发布了她去世的消息

并向一直关心

支持她的网友们表达感谢

据了解

2024年1月

博主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从确诊到离世,不足两年

近年来

屡有年轻人确诊胃癌

胃癌怎么“盯上”了年轻人?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2年全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

超过35万

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

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

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

“以往在公众认知里,胃癌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病,但近年来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外科学科带头人彭俊生教授表示。据介绍,近五年我国19岁~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35岁以下年轻患者占病患总数6%~11%,发病率较30年前翻了一番。

年轻人胃癌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个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胃癌患者,患病风险更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得胃癌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三倍。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国13~18岁青少年感染率高达41.6%,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腌制、烧烤食品含亚硝酸盐等致癌物,长期食用增加风险。

  • 情绪压力: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影响胃肠功能,降低免疫力。

你有没有这些伤胃习惯?

快对照自查

▼▼▼

从胃炎到胃癌

一般会经历这几个阶段

▼▼▼

一些常见胃病

比较容易发展为胃癌

  • 胃炎和胃溃疡:会导致胃黏膜受损,比健康人群患胃癌的风险高。

  • 萎缩性胃炎:被列为胃癌癌前病变,也是胃癌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 胃息肉:癌变概率在10%~30%之间;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癌变概率明显增加。

胃部出现这些危险“信号”

请警惕

  • 胃癌早期:会出现胀腹、反酸、灼心、打嗝嗳气、胃痛等症状,可能与普通胃病相似,从而被混淆或忽视

  • 进展期胃癌会出现包括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 进展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黑便等症状。

胃癌发展通常需要5~10年,早期干预是关键:

1、健康饮食: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多吃新鲜蔬果,规律进餐。

2、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使用公筷、定期消毒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3、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4、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胃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具备高危因素如胃癌家族史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人群建议胃镜一年一查

注意:

这些人要做早期胃癌筛查

  • 40岁以上人群;

  • 感染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人;

  • 曾经得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的人;

  • 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 存在胃癌其他危险因素(如长期摄入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

注意:胃癌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甚至可能达到治愈。所以,如果发现胃部不适,一定要尽早就医,根据医生评估建议和自己的情况对胃部进行检查。


编辑方洪秀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健康中国、信息时报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