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盏路灯照亮乡道,云安纪委护航民生事

作者 王嘉豪 2025-10-28 15:49

在云安区富林镇云利村,一段曾经漆黑一片的村道,因为一排崭新明亮的路灯,变成了村民们放心的暖心路。这一变化源于纪检监察干部主动下沉走访,源于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实事清单”的担当,更源于持续有力的监督推动。

路灯工程建成后的云利村村道。 受访者供图

路灯工程建成后的云利村村道。 受访者供图

走访摸排,倾听民声“照亮”真问题

“加完班回家,这段路黑漆漆的,骑电动车总提心吊胆,就怕摔着。”不久前,云利村纪检委员入户走访时,多位在镇上小手工企业务工的村民不约而同地反映了同一个问题。云利村纪检委员将这一情况详细记录并向富林镇纪委反映。

收到问题反映后,镇纪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核实,发现该村通往圩镇有近2公里的山路路况尚可,是村民下班回家的主要通道,但确实缺乏照明。每当夜幕降临,下晚班的村民只能依靠微弱的车灯探路前行,不仅出行不便,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全面摸清情况,镇纪委组织开展了对全镇各村类似问题的情况排查,发现随着近年来镇小手工业蓬勃发展,全镇已建有43家小手工作坊,约2750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且绝大多数工人依靠摩托车、电动车通勤,因部分道路无照明设施,夜间出行安全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镇纪委迅速将有关情况向镇党委和区纪委监委报告。

纳入清单,精准监督“点亮”民生事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监督执纪的发力点。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将富林镇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纳入“一镇一实事”项目清单重点监督推动。富林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通过村集体资金支持一点、乡村能人支持一点、财政支持一点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开展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

镇纪委跟进监督,明确项目责任主体,要求镇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完成时限。纪委的介入,为项目的快速立项和启动按下了“快进键”。

项目启动并不意味着监督的结束。纪检监察干部多次深入项目现场,监督工程进度,看是否按时间节点推进;监督资金使用方面,看是否专款专用、合规高效;监督工程质量方面,看路灯基座、灯杆、光源等是否符合标准,确保工程按质按量顺利实施。

在整个过程中,纪委充分发挥“监督员”职责,以有力的监督保障了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防止了“好事办不好”“实事被拖延”的情况发生。

灯亮心暖,服务群众“收获”幸福笑

盏盏新灯,照亮归途。在区、镇、村三级纪检力量联动监督推动下,富林镇高一村、高二村、云利村、南浦村等6个村委的村道已新装太阳能路灯258盏,不仅照亮了9000余名村民的夜间出行路,更点亮了近年来不断返乡创业的富林镇群众心中的“致富路”“幸福路”,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路灯自动亮起,柔和的光芒洒满路面,为晚归的村民们撑起了一片“光明”。“现在下班心里踏实多了,路上亮堂堂的,骑车也安全,家里人也放心了!”一位在手工作坊工作的村民高兴地说。这星星点点的灯火,驱散了夜行的黑暗,也映照出村民们脸上幸福安心的笑容。

南方+记者 王嘉豪

通讯员 云安轩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