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为桥传文化,汕尾演讲与口才学会育人开讲

作者 彭骏 2025-11-04 17:54

日前,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弘德楼演播厅成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活动。

此次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青少年道德情操”为主题,由共青团海丰县委员会指导、汕尾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主办、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广东(汕尾)仁博国际学校与海丰县悟远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提供赞助。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活动由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颜小定主持,汕尾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陈龙主讲。陈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开篇阐释 ,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道德问题,革命文化解决信仰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决发展问题。“若没有道德根基,信仰便易沦为对金钱与权力的追逐,更无从谈及共享人民共创的发展红利。”

陈龙以竹子生长历程为喻启发学生:竹子在前4至5年生长极为缓慢,4年仅能长高3至5厘米,实则在地下默默延展根系,纵横达百平方米,为后续生长筑牢根基。待第5年春雨降临,竹子便以每日30厘米的速度迅猛生长,6周内即可长至15米,且能抵御狂风暴雨。他表示,文化对思想的凝聚正如竹林根系相连般有力,恰如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磅礴气势。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随后,他引用《论语》中孔子对成长的论述,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的修养基础,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终身修为,阐释品德养成的渐进过程。他以宋代诗人徐庭筠“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的诗句寄语青少年,鼓励大家学习竹子虚心、有节、坚韧的品格。

此外,陈龙还解析了“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内涵,解读立德树人的道德准则密码,让在场学生豁然开朗,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共青团海丰县委员会学生部唐钊重、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林德媛、“善美好人”“汕尾道德模范”“广东好人”周水龙、广东省仁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卓美欣、留学规划师陈婉琪等相关领导、嘉宾及师生近3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南方+记者 彭骏

编辑 牛攀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