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话,一座城与一代青年的双向奔赴。
8月22日,2025年南海区领导与青年面对面座谈会如期举行。会上披露的一组新数据令人振奋:过去十年,南海吸纳了全市47%的新增常住人口——越来越多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和年轻人选择这里,拼搏事业、安居乐业。
“我们承诺,青年要创业、南海给资源,青年要成长、南海搭台阶,青年要绽放、南海造舞台。”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年轻人喜欢的事,我们就要干”是南海青年工作始终如一的主题。
这场座谈会,延续四年却历久弥新,它不仅是政策的回响,更是南海与青年共生共长的见证。在青春与传统的热情碰撞中,在科创与人文的双轮驱动下,南海正加速迈向一座让青年智创未来、趣探人文、安放身心的乐创之城、乐业之城、乐享之城、乐居之城。
8月22日,2025年南海区领导与青年面对面座谈会举行。廖明璨 摄
8月22日,2025年南海区领导与青年面对面座谈会举行。廖明璨 摄
搭平台:
让青年敢于发声,让诉求得到回应
座谈会开始前,佛山市新豪轩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裁、95后冯佐星反复修改讲话稿,心情有些紧张。他在想:如何利用这5分钟,实现对话效益的最大化?
起初,他打算多谈个人经历与企业规划。但以往青年座谈会上区领导开放务实、直面问题的工作风格给了他信心,最终他决定调整重点:反映现实困难、提出发展建议。
“近年来,建材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他从行业数据讲到企业出海的实际困难,一口气提出“搭建出海风险防控综合服务体系、建立海外市场信息研判与共享机制、打造产学研出海协同创新平台”等多个建议。
令他惊喜的是,顾耀辉的回应显示,南海早已行动,不少工作已在推进中。接下来南海还将针对全铝家装行业开展专项调研,并请相关部门尽快与冯佐星对接。
冯佐星不是唯一畅所欲言的青年。现场,多位参会青年也积极建言。
有科研工作者建议建立“南海青年科技人才库”,按专业领域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分类管理;
有青年主播希望政府推动“厂播融合”,支持工厂尝试小批量、快反应的柔性生产模式,适应直播需求;
还有企业代表提出未来将与本地院校合设“AI多模态训练师”实战课程,希望有更多青年,推动产教融合。
“工商联要牵头对接”“团区委专门跟进”“经促部门专题研究”“下周我就去了解”……现场,顾耀辉一一回应,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梳理、吸纳建议,持续完善政策措施,为广大青年成才创造更优生态。
座谈会上,青年代表们结合自身在南海就业创业的经历,踊跃发言。廖明璨 摄
座谈会上,青年代表们结合自身在南海就业创业的经历,踊跃发言。廖明璨 摄
座谈会上,青年代表们结合自身在南海就业创业的经历,踊跃发言。有青年科技人才提到南海区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的切实支持,也有初创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当地政府在企业注册等方面提供的便捷服务。原点智能首席技术官钱代数说:“南海不仅给政策、给资源,更给我们一种‘自己人’的归属感。”
顾耀辉在回应青年代表时表示,南海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南海不仅关注引进人才,更重视留住人才、成就人才;既支持大企业发展,也关心中小企业和青年创业者的需求,让大家在南海感受到温度、获得成长。
青年面对面座谈会,是南海延续4年的“青春之约”,早已超越简单的座谈,成为南海倾听青年心声、汇聚青年智慧的重要平台。4年间,近百位与会青年提出的“金点子”在南海落地生花,推动南海在城乡风貌、产业发展、人才政策、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进步。
座谈会也只是南海与青年交流、碰撞的一个窗口。从这里望去,就业有支持、创业有机遇,南海正努力为每一个梦想铺路,与青年共同成长、共同奋进。
育沃土:
让青年读懂南海的“现在”,看见南海的“未来”
这个暑假,华南理工大学“文物建筑调研小队”走进南海西樵简村,对一栋特色旧楼进行改造设计。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团队提供了古建筑改造方案并完成文化IP设计,希望让这栋旧楼转变为集文创、工作室、饮品与打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唤醒古村落的活力。
“项目进展到什么阶段了?西樵镇要尽快对接,把项目做深做实。”顾耀辉在现场关切地询问。他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途径,要善用高校艺术、体育类人才,助推乡村振兴与人文南海建设。
文物建筑调研小队队员刘余圣藤(前排中)。廖明璨 摄
文物建筑调研小队队员刘余圣藤(前排中)。廖明璨 摄
“非常感谢南海为我们搭建了将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实践平台。”文物建筑调研小队队员刘余圣藤说。今年暑假,共有283支像这样的高校队伍来到南海开展实践。
时间拉长了看,近3年,每年都有超250支高校队伍与南海结对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南海还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深化推进“展翅计划”,连续三年提供超10000个大院大企大所的实习见习岗位,多路径拓展青年就业,让每位青年都能在南海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持续开展“万名学子进企业”活动,组织来自清华、北大、中大等高校的近万名师生走进南海企业参观实践。
虽本地高校资源不占优势,但南海基础教育领先,堪称“教育强区”。2025年高考再创历史佳绩,27名南海学子圆梦清华、北大。为系牢乡情纽带,呼唤更多青年学成归来,南海区十分重视“乡情教育”,连续三年推出《南青家书》,今年更是覆盖初高中毕业生超5.7万人。
南海连续三年推出《南青家书》,今年更是覆盖初高中毕业生超5.7万人。通讯员供图
南海连续三年推出《南青家书》,今年更是覆盖初高中毕业生超5.7万人。通讯员供图
“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得多远,你们的成长永远是南海的牵挂,南海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这句话印在每份家书中,也深深烙在学子心中。现场,顾耀辉再次向青年学生发出恳切期盼:世界再大、南海是家,这里不仅有等你续写的故事,还有永远为你敞开的怀抱!
创新城:
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乐的青年理想城
2025年是南海建设“人文经济引领区”的关键之年。全区坚持科创与人文双轮驱动,全力推进乐创、乐业、乐享、乐居“四乐之城”建设,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南海片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可以说,今天的南海,比任何时候都渴求青年,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成就青年。
这里是适合青年的乐创、乐业之城。目前,南海把科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重点打造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33个高端科创平台,引进院士工作室3家,建有概念验证中心10家、中试平台50个,成为大湾区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季华实验室。 戴嘉信 摄
季华实验室。 戴嘉信 摄
围绕打造佛山乃至大湾区重要人才科创高地,南海积极布局东部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中部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西部仙湖国际科创社区三核科创引擎,打造人才科创“桃花源”南海样本。目前,全区已荟聚各类英才超63万、院士项目36个、国家高层次人才115人、高层次人才团队462个,并从中培育出中科安齿、希荻微、原点智能等知名企业。
“从个人来说,选择落地南海,正是看中这里深厚的制造业基因与清晰的创新布局,”原点智能首席技术官钱代数表达了对南海科创氛围的肯定。来自仙湖实验室的副研究员汤海波也谈到,“特别感谢南海区所营造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氛围,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技术研发。”
端午期间,叠滘龙船漂移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观看。廖明璨 摄
端午期间,叠滘龙船漂移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观看。廖明璨 摄
这里也是一座适合青年的乐享、乐居之城。近年来,南海谋划“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实施“1123”文化工程,唱响“探南海、叹岭南”的城市主张,打造人文艺术与现代产业探访体验之城。
南海东部,叠滘龙船漂移等民俗活动、千灯湖秀场的多场演艺活动火爆出圈;中部,南海体育中心赛事不断,年轻观众欢呼不断;西部,大地艺术节成功举办两届,吸引游客超277万人次。目前正积极筹办第三届大地艺术。去年国庆期间,“罗行艺术墟”活动接待游客15.3万人次。
2025年5月2日至4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启幕。 桂宣供图
2025年5月2日至4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启幕。 桂宣供图
这些成就,离不开青年的活力参与,也响应了青年人的精神诉求。拥有“大城资源、小城成本”标签的南海,也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理想之选。
一万种文案,不如亲临一看。顾耀辉向更多青年发出邀约:我们热切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走进南海、读懂南海、爱上南海,在这片发展热土攀登高峰、大显身手,成为更好的自己。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黄秋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