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州6.5万亩水晶梨带动果农创收12亿元
盛夏八月果飘香。在连州市大路边镇山塘村唐国文的梨园里,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梨挂满枝头。“连州水晶梨特别清甜,多年来备受顾客好评。”实地走访、现场品尝后,来自广州市黄埔区的水果商吴玉舜签下5万斤订单,将连州的“甜蜜夏意”带回羊城。“今年果场大丰收,预计比去年增收50万元。”谈及今年收成,唐国文嘴角上扬。
个大皮薄、脆甜多汁的“消暑神器”——连州水晶梨自7月中旬甜蜜上市以来,前来采购的水果商络绎不绝,更吸引众多游客奔赴当地果园体验采摘游。目前,连州水晶梨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超7万吨,产值逾12亿元,带动2.8万户果农增收,成为产业甜蜜果、群众致富果。
连州6.5万亩水晶梨带动果农创收12亿元。黄津 摄
连州6.5万亩水晶梨带动果农创收12亿元。黄津 摄
品质优良
被誉为梨中“白富美”
连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中国长寿之乡”“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连州水晶梨种植历史悠久,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天然富硒的土壤,造就了连州水晶梨优良的品质,所产水晶梨果大核小、皮薄肉脆、汁多味甜,被誉为梨中“白富美”。
经过多年发展,连州水晶梨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不断提升,荣获“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202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依靠200多亩的水晶梨果园,新围村村民雷振锋收入近200万元。“我们的生活就像连州水晶梨——很甜。”谈及这个“甜蜜”事业带来的变化,雷振锋说。新围村是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子,是1976年从潭岭连坪村搬迁下来定居的水库移民村,因土地贫瘠,农产品收成不好,村民大多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1992年开始试种水晶梨后,由此走上产业发展道路,如今该村种植水晶梨逾千亩,年产值超千万元,家家入城买了楼,户均两台车,昔日的贫穷移民村已蝶变成“小康村”。
壮大发展
健全水晶梨全产业链
水晶梨成为甜蜜产业致富果,得益于连州建立健全水晶梨全产业链。
一方面,连州强化技术体系支撑,致力于水晶梨品种的选育和提纯复壮,通过举办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等方式,解决了水晶梨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搭建交易平台,通过统筹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本建设连州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水晶梨田头简易交易市场达20多个,使水晶梨营销更加便捷。
在完善营销体系上,连州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推动相关企业不断地开拓市场,通过发展连锁、电商、批发等新型销售方式,拓宽营销渠道。目前连州水晶梨已经实现大湾区乃至全省市场全覆盖,并已走向华东等省外市场。
尤值一提的是,每年7月中旬水晶梨成熟上市期间,连州都会举办水晶梨采摘活动,吸引众多老广前来体验采摘乐。自2014年以来,连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创新办节机制,丰富节庆内容,融入连州丰富的旅游文化元素,构建“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把连州水晶梨采摘季办成引人注目的区域性节会品牌和展洽交易平台,有力提升连州水晶梨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连州水晶梨产业势头良好,产业集聚合理,形成了区域性连片产业基地,其中超过1万亩的片区有星子、龙坪和西江镇,超过5000亩的有九陂镇和大路边镇,种植面积100亩的家庭农场果园比比皆是。
同时,以国家级水晶梨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连州全面提高连州水晶梨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水晶梨生态果园,辐射带动周边4万亩果园进行标准化建设,对水晶梨产品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产品品牌、统一包装标识”等管理,将连州水晶梨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采写: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黄迪
视频:邱劲松 连州市文联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