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南方+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如何守护好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资源数量?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7月,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登簿,从此有了自己的“户口本”。
2022年12月28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完成登簿;2023年6月19日和9月8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福建片区相继完成登簿;2023年6月21日、8月25日 、12月30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甘肃片区、四川片区也陆续完成登簿;2024年9月6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完成登簿;2025年7月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完成登簿。
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完成登簿,通过摸家底、建档案,明确了“谁所有”“由谁管”,真正实现“底数明、权属实、 边界清”。一本本绿水青山的“户口本”,使产权更明晰、权益更显化,落实保护责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激活了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效能。
给自然资源上“户口”,不止于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从5个国家公园到国际重要湿地,从大江大湖到国家重点林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已在全国星火燎原。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共有1057个重点区域相继完成登簿,总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覆盖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明显提速,431个重点区域完成登簿,占已登簿总数的四成。今年6月,太湖完成确权登记,标志着唯一由中央直接行权的湖泊完成登簿,7月西藏米堆冰川确权登记已发布公告......一本本绿水青山的“户口本”,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产权支撑。
据悉,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持续提升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 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十五五”期间基本完成新设立的国家公园、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重要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登记,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国家重点林区、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海域和无居民海岛等自然资源登记,力争实现登簿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
南方+记者 段江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