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新会,“果”然不同!

新会发布  2025-07-29 06:30

盛夏7月,阳光与雨水交织成就了葵乡大地的丰饶,果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烈的“色彩交响”。

饱满多汁的百香果挂满枝头,独特的馥郁芬芳率先预告“甜蜜季节”的到来;金黄耀眼的菠萝在田间昂首,酝酿着热带阳光的浓烈风味;果肉灿金的金煌芒沉甸甸压弯枝头,每一口都清甜可口;藤蔓下,一串串晶莹如宝石的葡萄日渐丰盈。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中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随着这些夏日风味主角的陆续登场,侨乡“果篮子”更有层次、更丰富了,奉上酸甜交织的时令盛宴,让这个盛夏“果”然不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古井镇奇乐村的百香果园,绿油油的藤蔓下,一个个如鸡蛋般大小的百香果垂挂枝头,让人目不暇接。果园内2.67公顷(40亩)的“钦蜜九号”月底将集中上市。

眼下正是百香果管护的关键期,果农赵锦权每天早早来到果园,顶着烈日,给5000多棵百香果树浇水施肥、清理残枝残叶、摘心打顶,忙得不亦乐乎。

“百香果可以不停开花结果,结果期通常可持续5—6个月。在此期间,百香果会经历多次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从开花到果实成熟,一般需要50—60天时间。”赵锦权一边在藤蔓下忙活,一边介绍,“我们需要保证果树的营养,从现在到年底,都要对果园进行管护。”

说着,赵锦权随手摘下一个百香果掰开,金黄色的果肉汁水丰盈,一口下去,饱满的果肉在口中爆汁,香味四溢。“现在花香味还不够,再放两三天,口感、香味最理想。”

赵锦权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认为,种植百香果第一步就是要买到正宗的“钦蜜九号”树苗,为此,赵锦权直接找到广西源头商家,选择正规育苗场购买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毒的种苗,“不能图省事或者贪便宜在网上买苗,同时,为了减少病虫害、保证果品,果园需要每两年更换果苗,即重新种植新苗。”

作为甜香四溢的水果新星,近年来,百香果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因其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售价可观。目前,赵锦权的果园内种植了5000多棵“钦蜜九号”,下一步还计划扩种。赵锦权告诉笔者,目前种的2.67公顷(40亩)黄金百香果,预计年产量可达4万—5万公斤。

果园所在的位置是山脚下,背面靠山,正面视野开阔,阳光充沛。“这里是奇乐村的马山脚下,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太阳从早上晒到下午,虽然每天汗流浃背,但此处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百香果生长。”赵锦权说,今年实际是果园收获的第五年,经过四年的种植,赵锦权不断地研究水肥、种植、管理技术,百香果品质越来越好,味道更甜,销路也更宽广。

笔者看到,在果园的地面上,一根根黑色的管道顺着藤蔓延伸,露出一个个灌溉喷头。赵锦权打开总阀,果园便能实现分地块自动化施肥、浇水,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让树苗均衡地汲取水分和养料。

“水、肥和管护,都很重要。”赵锦权说,“钦蜜九号”想要出汁率高、香甜可口、个大饱满、香气浓郁,离不开当地的水质和有机肥。

为了保持果子的新鲜度,赵锦权都是现摘现发,采摘期每天早上由人工摘果、装箱,他说,百香果常温放3—5天返糖后再吃,口感最佳。

一直以来,赵锦权的百香果以批发为主,通过合作果商收购,再销往珠三角地区乃至北方城市。今年,赵锦权计划对外开放果园,吸引市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百香果的乐趣,拓宽销路,目前,相关筹备工作正在推进,预计8月中旬开园。

梅湾菠萝向阳而生

激发产业振兴能量

炎炎夏日,大街小巷又飘出菠萝的香气,酸酸甜甜的菠萝确实美味诱人。在新会,沙堆镇梅湾菠萝小有名气,品质优良、香甜无渣的金黄菠萝丰富了葵乡的“果篮子”。

进入农历六月,正是梅湾菠萝的成熟期。走进沙堆镇梅北村梅湾菠萝的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菠萝连成一片“菠萝的海”,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菠萝从叶子中间冒出来,向着阳光努力生长,在微风中散发出醉人的清香。果农南叔穿梭在田间,熟练地采摘着金黄色的菠萝。南叔种植梅湾菠萝已近40年。他表示,要想种出高品质的梅湾菠萝,关键在于做好水肥管理:“生长期要勤施肥,植株够壮,才能长出大果。”南叔还告诉笔者,今年由于气候条件不错,菠萝甜度更高,市场反响热烈,价格也比往年要好。

目前,梅湾菠萝种植基地面积约6.6公顷(近100亩),菠萝年产量超60吨。据介绍,梅湾菠萝种植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当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全面进行开荒种植。梅北村梅湾小组鹤眼山(土名),地势较高,坡度适中,处于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高温炎热,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非常适合菠萝种植。自从菠萝在梅湾这片土地落地生根,除了结出累累硕果外,更繁衍出无数的后代。因梅湾菠萝具有爽、脆、香、甜的特性而名扬四海,附近地区均引进种植。

近年来,沙堆镇依托特色农业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梅湾菠萝凭借优良品质和趣味采摘体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沙堆镇连续多年举办菠萝嘉年华活动,大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此为抓手助推农文旅进一步融合发展。今年的沙堆镇梅湾菠萝嘉年华暨“沙堆优品”集市活动就是一场集农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盛会,梅湾菠萝“C位”出道,更引得辖区餐饮企业纷纷响应活动主题,紧抓梅湾菠萝“香得清透、甜脆清爽”的特点,创新研发出多款特色菜品。

笔者从梅北村村委会了解到,该村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好种植基地这个综合平台,规划增设主题互动展区,引进新业态,讲好梅湾菠萝特色品牌故事,把特色农产品转化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能量。“我们鼓励农户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既要保证质量,也要提高产量,同时开发更多系列产品,让梅湾菠萝走得更远。”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聂亦权表示。

金煌芒进入“黄金时刻”

俘获“回头客”走向全国

“芒果沙冰、芒果汁、现切芒果……在这里可以吃芒果吃到爽。”7月18日,骄阳似火,空气中弥漫着罗坑金煌芒的甜香,为期两天的第八届罗坑芒果文化节在大丰陈皮庄园开幕,现场热闹非凡,芒果创意美食、芒果绘画、夏日泡泡乐园、乐队表演等活动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前来。

现场吸引人目光的莫过于用金煌芒垒成的“芒果金字塔”。工作人员将金煌芒按重量分级码放,塔尖的特级果区尤为壮观——单果平均超过1.25公斤,金黄硕大,饱满诱人。

金煌芒是罗坑镇的标志性农产品,以其果实体型大,果肉色泽金黄、饱满细滑、清甜无渣,果核小等特点而深受市场欢迎。据了解,罗坑镇从台湾引种金煌芒已有20多年历史,主要种植在罗坑镇交山林场和潭冈村,每年6—7月是金煌芒的盛产期。芒果文化节活动期间,不少游客来到大丰陈皮庄园,现场采摘、品尝金煌芒。

“去年深中通道开通后,我跟家人前来参加第七届罗坑芒果文化节。这里的芒果品质好,我们都很喜欢。今年一看到芒果文化节的消息,便自驾过来了。”来自深圳的蔡女士告诉笔者。

与此同时,交山芒果场内也是一派火热的丰收场景,工人们穿梭于翠绿果树之间,他们手指轻巧地托起沉甸甸的果实,只挑选枝头那抹恰到好处的青黄——这是八成熟的“完美信号”。为保证舌尖的新鲜,果园严格遵循订单预采模式,让每一个芒果从枝头到舌尖的旅程都流畅而高效。

刚摘下的芒果,需经历一场特别的“静养”。工人们仔细修剪果蒂,让乳白的浆液缓缓渗出。“这浆滴净了,果肉清润,吃了不易上火。”交山芒果场负责人刘彦麟告诉笔者。随后,芒果被小心覆盖上厚实棉被,在24小时的温暖呵护中悄然蝶变。经过处理的芒果,外皮由青涩转为灿烂金黄,如香蕉般经历自然催熟,才迎来黄金时刻。

据介绍,今年芒果花期天公作美,晴多雨少,不仅让枝头挂果更密,产量显著提升,更将甜蜜滋味浓缩于每寸果肉。“产量上去了,价格自然更亲民,整体比往年下降约20%。”刘彦麟透露,目前,果园订单络绎不绝,除现场选购,还有不少外地的“回头客”,刘彦麟自信满满地说:“多年口碑积累,客源相当稳定,我们的金煌芒已走向全国。”

金煌芒的丰收,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罗坑镇深耕特色农业的亮眼答卷。近年来,罗坑镇依靠芒果产业,打造特色节庆,走好乡村振兴路。一年一度的芒果文化节已成为当地闪亮的名片,通过鲜果品鉴、果园观光、农事体验等多元活动,正强力拉动当地旅游消费,提升罗坑金煌芒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葡萄成熟香气四溢

大棚里藏着的“宝石”

7月22日,位于崖门镇的厚承陈皮文化生态园,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香气。葡萄架长廊下和种植大棚内,一串串饱满的果实宛如精心雕琢的宝石,在骄阳下折射出诱人的光芒。园内,阳光玫瑰青提如剔透的翡翠,巨峰葡萄似深邃的紫水晶,摩尔多瓦葡萄则如沉静的墨玉,共同编织出一幅流光溢彩的丰收图景。

步入阳光玫瑰青提的种植大棚,一串串翠绿果实均被纸口袋紧紧套着,厚承陈皮文化生态园技术员许凤英告诉笔者:“阳光玫瑰青提套上袋子是为了防止鸟类啄食和减少病虫害,同时还能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阳光玫瑰青提早熟,提高果肉品质。”摘下纸袋,只见阳光玫瑰青提的果实紧密排列,表皮光洁如玉,在叶隙透下的光斑中晶莹闪烁。随手摘下一颗,齿尖轻破薄皮,清冽的汁水瞬间迸发,馥郁的玫瑰香气里缠绕着花香,脆甜的果肉令人回味无穷。许凤英分享了种植秘诀:“阳光玫瑰青提与其他葡萄品种不同,其长势中庸偏旺,可采用稀植大树冠种植模式。在土壤改良上,需要施用大量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葡萄的玫瑰香味就会比较浓。”

在巨峰葡萄种植大棚内,紫色的果肉在阳光下仿佛透着水晶的光芒,轻轻一捏,丰沛的汁液几乎要破皮而出。许凤英现场科普道:“巨峰葡萄富含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天然的血管‘清道夫’,每天适量食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细看其植株,红褐色的枝条与浅裂的掌形叶片间,圆锥形的果穗缀满枝头,印证着资料中描述的“四倍体欧美杂交种”的优良特性。

在葡萄长廊的起始数十米,是属于摩尔多瓦品种的“墨玉长廊”。当天,工作人员忙着采摘摩尔多瓦葡萄,这些紫黑色葡萄个头稍小,初尝微酸带涩,却蕴藏着酿酒的灵魂。“它的高酸度和丰富单宁是酿造葡萄酒的绝佳原料。”许凤英告诉笔者,摩尔多瓦葡萄主要用于自酿葡萄酒,暂不对外销售,但游客到场可采摘品尝其滋味。

“前段时间台风天,部分葡萄和藤架有损坏,因此,近日我们为了修复设施和采摘葡萄日夜忙碌。但在采摘过程中,我们会精心挑选,确保每一颗葡萄都达到最佳的成熟度。6—8月,正是阳光玫瑰青提、巨峰葡萄的成熟季,果肉新鲜可口,深受游客欢迎和喜爱。”许凤英笑着说道。

夕阳为葡萄园镀上金边,晚风送来阵阵清凉。藤架下,仍有游客提着竹篮采摘葡萄,收获这份夏日的甜蜜。

来源:新会发布

编辑 钟惠琳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