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高温天气已至,当我们沉浸在冰啤、烧烤、荔枝、龙眼、空调房的惬意中时,“菊花”很可能已悄悄拉响警报。很多人发现,上厕所时肛门不适、排便疼痛、便血、肛旁肿痛、肛门瘙痒……甚至还有肿块脱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佛山市中医院肛肠科温翠婷主治中医师提醒市民,此时正是肛肠疾病的高发季,守护“菊”部地区,这份攻略请收好。
为什么夏天“菊”部容易“起火”?
01、冷热交替“激”出来
冰镇饮料、啤酒、西瓜固然解暑,但过量食用会刺激肠道,导致血管扩张充血。同时,辛辣烧烤、小龙虾、荔枝等美食更是火上浇油,温翠婷表示,对于肠道敏感的人来说,辛辣食物的强烈刺激,加之荔枝等热性水果的影响,极易打破肠道内原本稳定的环境,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的出现。
02、久坐不动“压”出来
高温的天气让人只想“葛优躺”,窝在空调房里刷手机、追剧,一坐就是几小时。而久坐则会导致肛周静脉回流不畅,引发痔疮等问题。
03、细菌滋生“惹”出来
高温潮湿环境是细菌的温床,加之出汗多、清洁不及时,肛门周围易滋生细菌,引发瘙痒、炎症,甚至脓肿。
三伏天“菊”部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夏季高发的肛肠疾病有哪些?具体有哪些症状和诱因?日常该如何预防及处理?温翠婷给大家划重点——
01、痔疮
症状:便血是常见症状之一,颜色通常呈鲜红色。肛门肿物脱出也是典型症状,初期肿物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脱出肿物可能无法回纳。常伴有肛门瘙痒感,当痔疮出现血栓或嵌顿时,还会引发剧烈疼痛。
诱因: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期便秘或腹泻、久坐不动,过量食用辛辣食物等。
小贴士:俗话说“十人九痔”,这是极为常见的肛肠疾病,大家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对于轻度痔疮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症状。如果痔疮症状严重,如频繁便血、肿物脱出不能回纳或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就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2、肛裂
症状:排便时剧痛,便后仍有灼痛感,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通常还会伴有少量出血,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纸上。
诱因:大便干硬划伤肛门皮肤。长期的不良排便习惯,如憋便、排便时间过长,以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大便干结,增加肛裂的发病概率。
小贴士:保持大便通畅是关键,日常饮食中,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促进肠道蠕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更不能硬拉硬拽。若肛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03、肛周脓肿
症状:肛周红肿热痛,甚至发热、流脓。肛周脓肿起病较为急骤,主要症状为肛周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诱因: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夏季湿热环境下更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小贴士:千万别拖!脓肿一旦形成,自行吸收的可能性极小,需及时切开引流,否则可能发展成肛瘘。
04、肛门瘙痒/湿疹
症状:肛门周围出现持续性瘙痒,在夜间加重明显,抓挠后会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破损,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进一步加重瘙痒和不适。
诱因:局部潮湿,如夏天出汗较多、肛门分泌物增多等,为细菌和真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清洁不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等均可能导致肛门瘙痒或湿疹。
小贴士: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沐浴露、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清洁用品,保持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勤换洗。若瘙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如皮肤渗出、溃疡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夏日护“菊”四大妙招
1.饮食清淡,多“润肠”
每天吃够蔬菜水果,如香蕉、火龙果、菠菜等,补充膳食纤维。多喝温水(每天1500~2000ml),少喝冰饮、酒精,避免辛辣烧烤。
温翠婷还给大家推荐一款“祛湿茶”,准备10克荷叶、5克陈皮及5克山楂,泡水代茶饮,可清热利湿。
2.便前便后“洗一洗”
若排便不畅,便前可温水坐浴5~10分钟,放松肛门括约肌,缓解肛门不适。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水里可加少量无刺激的盐,避免用纸用力擦拭。
3.坚持运动,增强“菊”部活力
每天坚持散步,做提肛运动(收缩肛门再放松,每次30下,每天2~3组),促进血液循环。久坐上班族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4.养成“准时”的排便习惯
每天定时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别玩手机和看书,减少久蹲对肛门的压力。
⚠️重要提醒:如果出现持续便血(尤其鲜红色滴血或喷血)、剧烈疼痛、肿块脱出不能回纳、肛周流脓等情况,请务必及时就医!不要因尴尬而拖延,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来源:肛肠科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