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侠”来了!5000盆防蚊花木“空降”禅城53个村庄,为村民打造“天然防护罩”。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从植物生态入手,创新织密蚊媒传染病防控网,7月28日,由企业捐赠的胡椒木、碰碰香等5000盆高效防蚊花木,分发至禅城区53个村的公共区域进行栽种,以提升村居防蚊环境,这些种植于房前屋后、角角落落的“生态哨兵”将齐齐构筑防蚊灭蚊的“天然防护网”。
5000盆防蚊花木“空降”禅城53个村庄,为村民打造“天然防护罩”。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5000盆防蚊花木“空降”禅城53个村庄,为村民打造“天然防护罩”。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每盆花木都是会呼吸的生态卫士,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防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蚊虫滋生,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捐赠了这批花木的太平财险佛山中心支公司负责人表示。据悉,这5000盆植物将会精准投放至各村“四小园”、庭院空地和房前屋后等微空间。
这5000盆植物将会精准投放至各村“四小园”、庭院空地和房前屋后等微空间。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这5000盆植物将会精准投放至各村“四小园”、庭院空地和房前屋后等微空间。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结合市农科所专业意见,禅城向各村发出了《温馨提示》,倡导村民广泛种植薄荷、紫苏、艾草、驱蚊草及碰碰香等兼具实用与生态价值的驱蚊植物。这些“绿色卫士”不仅天然无毒,还可持续释放蚊虫厌恶的芳香物质,驱蚊效果持久且环保;同时能美化庭院、盘活闲置土地,兼具生态与实用价值。
来自佛山市农科所的两位专家现场传授种植技巧与防蚊知识,为构建绿色科学防线保驾护航。市农科所专家现场演示碰碰香的“应激反应”——当叶片受触碰时,会加倍释放驱蚊醛类物质,这种“植物智能”正是打造立体防蚊体系的关键,每株覆盖面积可达2平方米,阳台摆放三五盆就能形成驱蚊屏障。而胡椒木释放的胡椒碱类物质,对白纹伊蚊驱避率达68%,且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重功效。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这次捐赠活动,既是落实‘绿美佛山’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以‘小切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创新实践。这批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植物,不仅能美化村居环境、驱除蚊虫困扰,更能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村民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与农科所专家还分别前往祖庙街道镇安村、石湾镇街道深村村现场传授种植技巧,并协助村工作人员栽种花木。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与农科所专家还分别前往祖庙街道镇安村、石湾镇街道深村村现场传授种植技巧。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与农科所专家还分别前往祖庙街道镇安村、石湾镇街道深村村现场传授种植技巧。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禅城区以驱蚊植物为切入点,探索生态防控新模式——从依赖化学消杀转向构建长效生态屏障。驱蚊植物扎根于房前屋后、角角落落,形成持续生效的“天然防护网”,有效弥补传统消杀时效短、覆盖难的短板。通过“绿色卫士”持续降低蚊虫密度,从源头上遏制其孳生与叮咬机会,为阻断蚊媒传播链条、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线”,为全区防疫屏障再添坚实的生态基座。
禅城区以驱蚊植物为切入点,探索生态防控新模式。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禅城区以驱蚊植物为切入点,探索生态防控新模式。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通讯员 禅农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