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发力“花经济”撬动大产业 | 粤桂协作谱新篇

作者 彭琳 2025-07-18 07:00

编者按:同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粤桂协作是深化东西部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粤桂两省区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不断书写粤桂协作新篇章。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为全面立体呈现省际交流合作、携手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粤桂协作谱新篇”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蝴蝶兰开到家门口,三角梅撑起“共富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一朵花成了一条产业链,铺展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近年来,随着粤桂协作的深入推进,上林县抓住“花经济”这一特色赛道,探索生态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以花为媒、以花兴业,逐步走出联农带农促增收的现代花卉产业发展之路。

自2021年深圳市福田区与上林县建立结对共建关系以来,粤桂两地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共建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引入财政资金3074万元,撬动社会投资4.6亿元。

2024年,产业园产值达1.83亿元,发力“花经济”撬动大产业。

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产业园鸟瞰图。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产业园鸟瞰图。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借势而起,花开上林

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

上林县地处桂中腹地,生态本底良好,森林覆盖率超70%,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具备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基础。长期以来,这里农业以传统种植为主,面临产业附加值低、年轻劳动力外流等现实困境。借助粤桂协作东风,上林县在“绿水青山”中探索新的经济突破口——花卉产业。

自2021年深圳市福田区与上林县建立结对共建关系以来,粤桂两地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共建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粤桂协作平台,上林在项目、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实现全链条协同发展,累计引入财政资金3074万元,撬动社会投资4.6亿元,形成了政府有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群众广泛受益的多赢局面。

兰花培育。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兰花培育。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产业园选址巷贤镇,以不占用基本农田为底线,重点整合林地与荒地等低效用地,盘活沉睡资源,打造集花卉苗木生产、观光旅游、电商销售、物流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花卉产业集群。核心区面积约350亩,建成智能温控大棚8.45万平方米,集成育种组培、冷链仓储、电商直播等多种基础设施,2024年产值已达1.83亿元。

工人在花棚内劳作。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工人在花棚内劳作。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土地制度创新方面,上林县推行“每亩650元起步租金、三年一周期、逐期递增10%”的流转机制,在稳定企业用地预期的同时,提高村集体和农户租金收益,既盘活了低效用地,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通过统一规划、标准引领、资源整合,上林县不断撬动产业变革,探索构建一条从种植到销售、从园区到乡村、从产业到就业的全链条“花卉经济”。

产链融合,繁花惠农

年均村集体经济分红达90万元

上林县紧紧围绕“花卉+”模式,着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拓展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把一朵花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做长、做深、做厚”。

在花卉育种与种植方面,广西亿成花王公司于2022年入驻园区,主要经营蝴蝶兰、国兰、石斛兰等高端花卉品类。其通过智能组培、温控育苗等现代化手段提高种苗成活率和成品率,企业在2024年销售旺季两个月内销量超200万株。企业引入“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机制,吸纳24个村3074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参与建设,年均村集体经济分红达90万元,真正实现了企业增效、集体增资、农户增收的“三方共赢”。

三角梅作为上林的花卉产业主打品种,正成为联通农业与文旅的重要载体。在巷贤镇光全村,福人湖农业公司打造1500亩三角梅母本园、1200亩采穗区以及多功能花卉展示区,融合直播带货、园艺休闲、节庆展销等新型业态,2024年产值超3000万元,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成为“中国上林三角梅世界之窗”的核心支点。公司长期雇用本地村民70余人,季节性用工达200余人,带动了周边多村农户就地稳定就业。

光全村邦光庄的庭院花园。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光全村邦光庄的庭院花园。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让花卉产业真正“连线到户”,上林县将庭院经济作为延链、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公司+农户+庭院”的联结模式。企业通过提供种苗、代种代养和统一回收,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间发展三角梅、兰花庭院种植。

目前,全镇已在光全村、耀河村等4个村铺开庭院经济,覆盖面积12720平方米,涉及62户农户,每年预计入库托管的花卉产品价值约350万元。企业统一托管运营、农户专注日常管护,实现“种得起、养得好、卖得出”,既美了庭院,又富了口袋。

直播拓展花卉销售渠道。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直播拓展花卉销售渠道。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智绘花乡,以花促旅

拓展“花卉+电商+露营+研学”新消费

目前,花卉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兰花、三角梅等产品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日本等海外市场。部分兰花品种在北京世园会荣获特等奖、金奖、银奖等多项殊荣,持续提升了上林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与溢价能力。

科技加持让“传统赏花”变为“智慧生产”。花卉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表示,园区引入智能温控系统、自动灌溉管理、数字监测平台等设备,实现花卉培育全过程数据化管理,提升种植标准化和管理效率。同时,布局“花道”“花乡”“花市”等文旅品牌,拓展“花卉+电商+露营+研学”的新型消费场景,推动花卉产业从单一种植走向多元融合。

游客在上林县福人湖三角梅基地观光。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在上林县福人湖三角梅基地观光。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何以更加系统化智慧化的视角谋划花卉产业转型升级,是上林县眼下最需要破题的重点方向。

“一方面,继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数字化育苗中心、智慧管控平台、电商创业园及物流仓储区。”上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花卉+文旅”一体化发展,提升产业全流程数字化水平与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上林县继续深挖文化与消费融合潜力,通过培育“花节”“花市”“花展”等品牌节事经济,发展花卉文创、花艺研学、田园露营等新型业态,构建“种得好—卖得出—玩得火”的花卉产业生态圈。

工人在打包兰花,准备发货。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工人在打包兰花,准备发货。上林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花开一隅,花富一方。

当前,上林县正用一朵朵绽放的花卉,绘就一幅生态优先、产业强链、农民共富的壮美画卷。从小庭院到万亩园区,从“种花卖花”到“育花赏花、以花促旅”,一条因地制宜、融合共赢的现代农业路径正在这片山水之间愈加清晰。

南方+记者 彭琳 通讯员 高嘉伟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