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是中国之行很好起点!”埃及官员到前海招商,点赞“工程奇迹”

作者 蔡敏玲 2025-07-22 16:15

01:03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成为大势所趋,非洲、中东等地区作为出海目的地热度攀升。埃及凭借其连接中东与非洲的枢纽地位、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及“一带一路”合作机遇,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版图的重要支点。

7月21日上午,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经贸对接沙龙在前海国际人才港举行。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Waleid Gamal Eldien)来到前海,全面解码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为企业介绍投资环境与创新生态、税收与政策优势以及跨境运营成本优化策略等,旨在吸引深圳企业到埃及投资设厂。

瓦利德·贾迈勒丁介绍,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总面积超过455平方公里,包含6个主要港口和4大工业区,是埃及力争打造的工业、科技和世界物流中心。近年来,随着中埃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双方围绕苏伊士运河开展了一系列合作,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已成为中埃合作的典范,在埃及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在今年4月,中国(深圳)—埃及(开罗)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埃及首都开罗举办,深圳·前海e站通与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正式签署产业园共建协议,标志着前海与埃及重点经济区的资源联动进入新阶段。时隔三个月,瓦利德的回访,让两个经济区的合作进一步“升温”。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有许多共同之处,合作潜力巨大。”瓦利德此行来华带着重要的招商任务。除了深圳,他还将密集拜访多个省份和城市,行程安排紧凑,“不是在洽谈合作,就是在洽谈合作的路上”。而前海则是他中国之行的第一站。

“因为这里是很好的起点,也是胜利的起点。”瓦利德对他在中国的第一天感到非常满意。他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到深圳,却是首次来访前海。前海的发展速度以及区域规划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里每一年的发展变化都非常惊人。”在沙龙开始前,他参观了前海e站通及前海展厅。当了解到前海国际枢纽中心将在地下建造六层楼的建筑结构时,他感到十分震惊,“这简直是个工程奇迹。我很期待看到这个项目的竣工。这将是一个伟大而不平凡的项目。”

瓦利德还告诉记者,此行的目的是寻找合适的企业落户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目标企业涵盖绿色燃料、电解铝、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石化产品、汽车、机车车辆、电池、医用器材、纺织品等在内的17个行业,以及物流、数据中心等在内的4项服务。

“我们正在与深圳的几家企业会面洽谈,尤其希望汽车行业企业能到我们那里运营和设厂,并享受我们从地理位置、人力成本、电力成本到税收优惠的全方位红利。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与当地的头部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因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未来。”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他介绍,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在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新海关系统、柔性规则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既有力又灵活的投资环境,使得外国投资者可以高效运作。“我们有中国企业在一年内就完成了工厂的建设并投入运营,这就是最好的例子。”瓦利德说道。

【视频/翻译/撰文】蔡敏玲

【剪辑】吕诗俊

编辑 唐孜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