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晚,2025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舞蹈周的重头戏 —— 龙岗大围屋艺术团演绎的现代舞作品《忘言絮语》,在龙岗文化中心大剧院圆满呈现。
这部由中外编舞家联袂打造的作品,以纯粹的身体动作转化抽象思维,通过上下半场的递进式表达,引发观众对情感与行为的深层思考,成为本次舞蹈周中极具感染力的演出之一。
作为龙岗本土艺术力量的重要代表,大围屋艺术团此次呈现的《忘言絮语》分为《忘言》与《絮语》上下两篇,分别由中国编导许一鸣与国际编舞家安东尼创作,既展现了东西方视角下现代舞的不同表达,也彰显了本土舞团在艺术探索上的多元与成熟。
上下篇联袂:从东方哲思到人性解构的舞蹈对话
上半场《忘言》以东方哲思诠释 “从躁动到恬然”。编导许一鸣以陶渊明《饮酒其五》为灵感,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从烦躁 “无言” 到恬然 “忘言” 的情感转变。舞蹈中,演员们用肢体语言演绎着 “刻骨铭心却无法言说的五味杂陈”“如对牛弹琴般的朦胧梦呓”“痛楚转绝望的如鲠在喉”,最终抵达 “心照不宣的默契意会”。
参与演出的演员包括刘闽、赵雪、龙洋、王天豪、郭小彬、谭振华、张藜藉、王丹凤、张紫嫣、蔡雨晨、翟曼莉、范敏君。
作品试图探讨 “生活本应简单,为何变得繁复躁动”,并引导观众思考如何从这种状态中脱离,传递出东方哲学中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下半场《絮语》以灵动肢体解构人性的复杂。下半场由毕业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的安东尼创作,聚焦 “人类理性与荒谬并存的行为”,通过灵动的肢体语言深入解构人性的复杂多样。
作品探讨人类 “一时理性一时荒谬” 的行为及其背后的理由,试图衡量 “偶尔轻微的谵妄程度”,展现出现代舞对人性深度的挖掘。
演员阵容与上半场一致,他们用富有张力的表演,将都市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象化,引发观众对自身行为与情感的共鸣。
多方视角共鸣:舞蹈艺术连接人心的深层价值
演出后,坪山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林健评价道:“现代舞的魅力在于关注人的本身,这与深圳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忘言絮语》中呈现的孤独与共处、挫折与浪漫,恰是当下都市人的共同体验,它不需要观众完全‘看懂’,却能唤醒内心深处的共鸣。”
龙岗区舞蹈家协会主席黄宁则结合舞蹈周主题 “Why we dance” 表示,舞者们在用生命诠释对舞蹈的理解,而舞蹈周的意义正在于 “用舞蹈构建人的精神世界,让更多人通过身体的碰撞产生连接、相互理解”。
“这是我们第六次参加大湾区舞蹈周了。从 2020 年舞蹈周创办至今,我们收获特别多 —— 能和国际优秀编舞家合作,不用走出国门就能接触到前沿的思想、肢体训练方式,这极大提升了我们的个人能力;同时也能借这个平台,向国际展示中国本土现代舞的发展。在深圳这片开放的沃土上,我们始终以开放的视角去接触和发展舞蹈艺术。” 龙岗区大围屋艺术团演员郭小彬说。
本次舞蹈周由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台港澳事务局、区文化馆主办,以 “焕新・跨界・在地” 为核心关键词,除专业演出外,还配套了公益大师课、艺术交流等活动,为多元艺术对话搭建了优质平台。
南方+记者 刘越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