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同居关系属家庭成员”上热搜,专家:以新释法惩治新型犯罪

南方探针 2025-11-26 18:01
00:59

婚前同居认定属于家庭成员,律师解读同居如何界定: 共同租房和缴纳水电费皆是证据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当天,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国妇联副主席葛晓燕介绍,将具有共同生活基础事实的婚前同居关系认定属于家庭成员关系,并将家庭成员身体伤害以外的精神虐待认定为家庭暴力行为。

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

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

2019年12月,媒体发布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揭露了包丽在与其男友牟林翰交往过程中,所遭遇的情感虐待。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牟林翰于2020年6月被逮捕,该案被称为“PUA第一案”。

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家暴典型案例,此前备受社会关注的“牟林翰虐待案”也入选其中。最高法指出,不仅殴打等身体暴力属于家庭暴力,如牟某虐待案中持续采取凌辱、贬损人格等手段,均构成家庭暴力中的精神暴力。

而对于此次最高检发布过程中提出“婚前同居关系认定属于家庭成员关系”。对此,南方+记者联系到曾报道或跟进过此类案件的记者和律师,相关专家介绍,国家此次发布实际是一种态度鲜明的表态,无论家内家外、施暴就是违法,无论是面对精神还是肉体方面的暴力,法律永远是捍卫弱者的最有力武器。

“PUA第一案”调查记者:

面对新型犯罪,最高检以新释法惩治犯罪者

曾多年追踪调查“PUA第一案”的记者向南方+表示,“当年的北大包丽案,确实面临着如何追究牟林翰刑事责任的问题。当时的虐待罪,只限于家庭成员之间,当时牟林翰和包丽只是恋爱关系,并没有结婚。当时也有律师认为或许能够用‘过失致人死亡罪’来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北大包丽案中包丽与牟林翰聊天截图;包丽的最后一条微博。

北大包丽案中包丽与牟林翰聊天截图;包丽的最后一条微博。

2023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73万余元。

该记者表示:“最后以虐待罪来追究牟林翰的责任,法律业内普遍认可这个结果。同时,这个案件的判决,也将‘家庭成员’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将同居关系认定为家庭成员。”

在他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种相较于以往的新型暴力即精神层面的虐待现象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在某种程度上,精神虐待的后果并不亚于简单的肉体伤害,“而最高检根据社会实际做出相应的释法调整,保护了受害者的权利,这一点值得肯定。”

而今日,该新闻中关于“婚前同居关系属于家庭成员”等词条迅速登上热搜,在他看来,目前只是法律适用发布阶段,法律将婚前同居关系视作家庭关系的外延,但如何界定“婚前同居关系”,仍是未来法律实践中的焦点和难点。

律师解读:

我国反家暴司法实践的一项重大进步

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陈俏丹律师对最高检“将具有共同生活基础事实的婚前同居关系认定属于家庭成员关系”进行了解读。

“最高检将具有共同生活基础的婚前同居关系认定为家庭成员关系,是我国反家暴司法实践的一项重大进步。”陈律师表示。

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证明“共同生活基础”?

陈律师表示:证明“共同生活基础”需要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法院会综合审查能够证明共同生活的证据,例如共同居住的租赁合同、日常出入监控、社交媒体生活痕迹、物业登记的同住人、亲友证言等,以还原双方稳定且连续的“同居”状态。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这一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同居关系中的轻微暴力、精神虐待因不属家庭成员,难用虐待罪追责,如今可认定为虐待罪。这种认定可以全面保护受害者,受害者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精神虐待等隐性暴力也有了入罪依据,解决了此前同居关系维权难的痛点。

南方+记者 徐勉 见习记者 张湘涓

编辑 周源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