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时许,松苑中学新校区的自营食堂已是灯火通明。蒸笼冒着腾腾热气,抽油烟机隆隆作响,面点师傅正在将现包的鲜肉包子码进蒸笼,厨师长仔细检查着刚送到的食材。一个多小时后,学生们陆续走进食堂,很快便吃上了热乎的早餐。“以前住家里,还得麻烦爸妈做早饭。”一位学生向笔者感慨,“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吃早餐,真是开心又省心”。
从今年9月起,中山市东区街道5所中小学全面推行“校园自营饭堂”模式。告别外包经营,拒绝预制菜加热,各校开始自主运营、当天现做、全程监管。一口热饭、一碗暖汤的背后,是一场关于让孩子吃得更好、更安全的“新”探索,更是一次教育民生的深刻变革。
松苑中学学生点赞自营食堂。 受访者 供图
松苑中学学生点赞自营食堂。 受访者 供图
自营·新体验: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将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肚里”,这是东区街道推动校园自营食堂的核心理念。东区街道教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营模式扭转了以往“重盈利、轻质量”的外包弊端。如今街道明确要求各校食材采购必须占食堂运营成本的65%~75%,“我们必须确保资金真正用在孩子的餐盘上,让孩子们吃到最新鲜、最优质的食材”。
松苑中学是新模式的突出代表。9月2日清晨4:30,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校长周红作为值班行政代表就已经来到食堂验菜。“光是验货就要花一个多小时”,她拿起一棵白菜仔细检查,“我们必须确保所有食材都是‘一级品’。蔬菜要切掉根部、摘净烂叶,菜身挺拔、菜叶光亮才能接收;肉类要有检疫合格证明,还要查看新鲜度;米面油都要追溯源头。”说到这里,她特意展示了当天的验收记录,上面详细记载着每种食材的产地、供应商和检测报告。“我们选的蔬菜,大部分都可以现场即食,烹煮后口味更佳。这就是我们要的标准。”
今年9月1日,是松苑中学新校区首次开学。这半个月来,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俊峰已经多次到新校区的食堂试餐。在街道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各校都建立了膳食委员会以及陪餐制度,校领导、家长代表轮流与学生共同用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松苑中学学生家长试餐。 受访者 供图
松苑中学学生家长试餐。 受访者 供图
“不仅要让孩子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松苑中学党总支书记许岚说,要把校园的自营食堂打造成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的暖心工程。
各校还推出特色服务,让用餐变得更有温度。朗晴小学的创新菜品“奇趣肉丸”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内藏红枣、莲子、鹌鹑蛋等不同馅料,让学生们在用餐时充满期待和惊喜。“我们所有菜品都是当天手工制作,坚决不用预制菜,”朗晴小学校长唐国峰说,“虽然这样增加了工作量,但为了孩子的健康,值得。”
朗晴小学自制“奇趣肉丸”。 受访者 供图
朗晴小学自制“奇趣肉丸”。 受访者 供图
多数学校还增设了早餐与下午茶服务,结合岭南饮食文化特色,推出时令菜谱。一碗温润的陈皮红豆沙,一碟清爽的菜心炒肉片,都是大厨们精心烹制的暖心美食。这些变化不仅解决了家长“接送+做饭”的双重压力,更培养了学生们健康的饮食习惯。
监督·新保障:从源头到舌尖的智慧守护
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东区街道构建起“四级监督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控,打造让家长放心的食品安全防线。
食堂菜品色香味俱全。 受访者 供图
食堂菜品色香味俱全。 受访者 供图
每天清晨五点,统一的冷链配送车就会准时将大宗食材送达各校。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12大类食材全部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检测、统一配送。“我们建立了完整的溯源体系”,教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家长通过学校公众号就能查看当天食材的价格、产地和检测报告,真正做到透明公开。”
“明厨亮灶”工程实现100%覆盖。在后厨,摄像头实时监控着洗菜、切配、烹饪的每一个环节,画面直接上传至区级监管平台。街道食药监所安排专人每天线上巡查,发现问题一小时内督促整改。“我们要求所有操作流程都要规范,比如蔬菜要经过浸泡、冲洗等程序,餐具要经过消毒、冲洗、再消毒三个步骤。”一位监管人员指着监控画面介绍。
朗晴小学将监督做到极致。该校每天通过家长钉钉群发布《朗晴食堂日报》,详细公示从食材验收、粗加工、半成品到成品,以及食材快检报告、学生用餐和行政、家长陪餐情况等。更特别的是,学校会不定期组织家长半夜突击检查供应商仓库。“我们绝对不会提前打招呼,就是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确保供应商任何时候都经得起检查。”唐国峰说。
松苑中学则创新性地发动学生志愿者参与用餐管理,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更贴近学生需求。该校还引进了智能结算系统,学生取餐后自动识别扣费,大幅缩短了排队时间。
据悉,东区街道将分阶段推进食堂全覆盖计划。2026年秋季前,将重点改造老旧学校食堂;三年内实现中小学自营食堂100%覆盖。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还将推出差异化服务:早餐增加粥、蒸蛋等软食,午餐搭配更多优质食材,初中晚餐加强优质蛋白补给,甚至开发“营养定制套餐”。
食堂营养搭配均衡。 受访者 供图
食堂营养搭配均衡。 受访者 供图
“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吃上适合自己、健康可口的饭菜”,东区街道教体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把学校食堂打造成营养基地、育人课堂,让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学会健康饮食、珍惜粮食。”
撰文:伍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