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典型村建设出新招:闲置地变“四小园”,乡村焕新颜

作者 杨证民 2025-09-03 21:47

走进官渡镇山嘴村委会鸭屋村,蜿蜒村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植相随,就连曾经杂乱无章的空地与杂物堆砌点,如今也变成了一个个整洁的小果园和小菜园,吸引村民前来散步、打卡。

01:36

(闲置地变“四小园”,坡头乡村焕新颜,时长共1分36秒)

坡头典型村建设出新招:闲置地变“四小园”,乡村焕新颜

“之前我们宅基地都是杂草丛生,乱堆乱放的现象很多,看着很糟心。自从大家响应政府的号召,将闲置宅基地建设成了小果园,乡村风貌得到了很大提升,村民维护乡村环境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望着新搭建的“四小园”,官渡镇山嘴村委会鸭屋村村民庞振贵感慨道。

近期,官渡镇山嘴村委会鸭屋村以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以及典型镇、村建设为契机,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提升整治,盘活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宅基地,因地制宜打造了多个“四小园”生态微景观。

“对于已经分配但暂未建设的宅基地,我们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发动村民用砖块砌起围栏,对宅基地进行围蔽,并种植果树、蔬菜或者草坪,建设生态小园。”官渡镇副镇长郑春华介绍,土地进行围蔽划分后,不仅更加规范美化,还进一步明确了宅基地的边界,减少了村民之间的土地争议纠纷,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在这一管理方法的推动下,鸭屋村闲置宅基地得到了规范管理,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还为乡村增添了新的风景。

“现在村容村貌变美了,环境卫生变好了,这为典型村创建提供了很大的动力,看着乡村越变越好,也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自治意识,形成干群合力参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山嘴村委会干部陈冠一表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官渡镇正探索将这一做法形成长效机制,把建设美好家园的成果巩固下来,让“开窗见绿、推门遇景”的诗意变成现实,为乡村建设再添新动能。

撰文:杨证民

摄影:杨证民 黄燕燕

编辑 罗鑫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