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启用,城际白云机场东站开通
10月30日,随着T3航站楼全新投入使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立体交通系统再升级——T3综合交通中心启用、机场第二高速贯通、城际列车白云机场东站同步启用,白云机场立体交通综合体再扩容。
多种交通方式“一站式”换乘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交通中心综合体项目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GTC)连接T3航站楼南侧,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公路、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和航空交通等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换乘枢纽。
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采用立体化流线设计,地下衔接多种轨道交通(包括同步开通的城轨,以及建设中的高铁和地铁),1层连通航站楼旅客到达大厅机场巴士、航站楼间穿梭巴士,2层连通航站楼旅客出发大厅。配套P11、P12停车楼,开放约2800个停车位,建设车位引导、反向寻车等系统,方便网约车、私家车等车辆停泊。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立体式衔接布局,让旅客真正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一站式”换乘。
位于白云机场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负二层的广州东环城际白云机场东站宣布开通,新白广城际(T2航站楼至竹料段)及广佛东环城际全线通车,两条城际铁路在竹料至机场段并线,从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发37分钟可达广州南站。
除了城际轨道,旅客在T3航站楼GTC将可选机场第二高速、出租车、网约车、机场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未来还可搭乘高铁、地铁抵离机场 。
在交通中心即可就地值机、托运行李
据中铁建工集团项目总工程师陈瑞旸介绍,工程最大亮点,是交通中心上方5000平米的采光穹顶,穹顶以“木棉花开 九天银河”为设计理念,长约174米,最大跨度32米,为拱形网壳结构,由1222个圆毂和3878件方管杆件构成。该结构创新采用“六角扇区+后张拉索”体系,优化六角圆毂钢桁架为41个分片单元进行分片安装,优化原设计双固定张拉索为单端可调节索,实现张拉索分段张拉、同步调节。采用三维扫描机器人+BIM协同技术,建立LOD400精度模型,集成3D扫描逆向建模技术,实现钢结构构件以及后期每一块三角玻璃的精准下料和身份编码,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视觉效果和精度控制。
为打造更具时代气息的“羊城启航·丝路新篇”的广州城市形象,交通中心公共空间设计上巧思妙想层出不穷。无论是别具特色的“飞机启航”的动感意象,还是时空科技感十足的“时空穿梭·枢纽对话”的数字化表达,以及全球最大的以“羊城花冠,海润连城”为主题的椭圆形全景水族馆,精心规划供旅客迎接亲友、临时休息的“城市新客厅”,都赋予了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新的时代注脚,让出行兼具城市文化体验于一身。
作为国内首个引入ICS行李系统至轨道站厅层的交通中心,为方便旅客出行,在其地下二层,设有自助式值机和行李托运系统,未来预计43%通过轨道交通出行的旅客可以实现分散就地值机和行李托运。从而与航站楼行李系统实现高效联动,提升中转效率,最大程度解放旅客双手,为旅客打造兼具效率与温度的出行体验。
采写:南方+记者 刘倩
出镜:南方+记者 杨天智
拍摄:南方+记者 钟志辉 石磊
剪辑: 南方+记者 金镝 实习生 何晓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